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6日 星期日

    热心贴心暖心的亚冬会志愿者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 张士英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6日 04版)

      2月13日是哈尔滨亚冬会亚布力赛区最后一个比赛日,冬季两项男子接力项目结束后,志愿者郭浩宇协助场地工作人员收拾完设备,又特地来到媒体工作间,与共同奋战多日的媒体记者道别。本届亚冬会雪上赛事尚未开始,郭浩宇就进驻场地,近一个月下来,他对亚布力各赛场的地形和各种工作间了如指掌。每当有人需要帮助时,他总是乐呵呵地跑来跑去,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哈尔滨亚冬会期间,无论是雪上还是冰上,赛场内外随处可见高校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满怀激情,朝气蓬勃,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成为亚冬会保障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志愿者谢钰系统学习了应急救援、岗位专责、礼仪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她说:“通过系统培训学习,我对如何当好一名志愿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有了做好志愿服务的底气。”

      “作为亚冬会志愿者带队教师,我心里满是感慨与收获。我和志愿者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看到学生们从最初的青涩紧张到如今的自信从容,所有疲惫都变成了满满的成就感。”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姚佳宁说。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没回家过年,但学校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哈尔滨理工大学测通学院志愿者曹靖雯说,这个特殊的春节,自己在志愿服务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荣光。

      “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工作,虽然琐碎、劳累,但没有一个人退缩,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志愿者夏紫璇说。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志愿者宋庆康说:“在亚冬会志愿服务工作中,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他们身上的发光点值得我学习。”

      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的志愿者黄桠丹在机场担任国内抵达的抵离助理。志愿服务中,黄桠丹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帮助许多运动员及技术官员解决由于语言不通而产生的难题。

      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志愿者们的倾情守护,为这场亚洲冰雪盛会注入了温暖和活力。

      (本报记者 王东 张士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