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6日 星期日

    山东莒南:搭建在外博士融入家乡发展平台

    作者:本报记者 宋喜群 冯帆 本报通讯员 李晓媛 田家铭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6日 03版)

      “助力家乡打造乡村振兴的莒南样板!”前不久,在寄语家乡的明信片上,山东临沂莒南籍博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彭福田这样写道。过去的数年间,彭福田致力于在家乡推广他培育的“妙香七号”新品种草莓,这种草莓产量高、抗病性强、色香味俱佳。

      “我们沾了本地博士的光,一亩草莓比以前多挣两万块。”提起彭福田,莒南县岭泉镇的草莓种植户葛厚兵对其很是感激。

      据不完全统计,莒南县共走出了1600余名博士,分布在全国各省和世界20多个国家,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博士人才占比53.4%,这与莒南产业发展布局不谋而合。

      如何搭好在外博士融入家乡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从而实现双向奔赴、人尽其才?

      2024年以来,莒南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博士之家”“博士村”挂牌活动,一块块金色的牌匾被挂在了博士家门前,极大激发了在外博士服务家乡发展的热情。

      此外,该县聚焦校地才企一体化发展,持续开展“走进高校”“专家教授莒南行”等系列引才活动,让在外博士成为推动校地才企深入合作的主角。目前,已有11所高校与该县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68项,实现技术成果转化56项。

      2024年10月,在莒南籍在外博士、无锡学院党委书记张永宏的支持下,“双向奔赴·才创未来”无锡学院—莒南县、临港区校地才企融合发展大会举办,现场签订人才合作项目7个、招商项目9个,涉及投资金额50余亿元。同日,莒南(无锡)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开启了“异地引才、飞地研发、本土转化”新赛道。

      目前,已有超过350余名莒南籍博士与家乡重点产业领域实现精准匹配,其中,100余名在外博士被纳入“候鸟专家”人才库。

      “我们将继续把莒南籍博士人才资源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智力保障,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与在外博士成果供给,把博士人才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地方发展优势。”莒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东升说。

      (本报记者 宋喜群 冯帆 本报通讯员 李晓媛 田家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