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3日 星期四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退休教授张忠廉——

    当好学生的“勤务员”

    作者:本报记者 刘坤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3日 04版)

      夜已深,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里依然灯火通明,一位精神矍铄的耄耋老者正和一群青年学子讨论着实验中的难题。这一幕,几乎每天都会在校园里出现,早已成为师生们身边一道熟悉的风景。

      而这位老者,便是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的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退休教授张忠廉。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张忠廉与“光电”结缘已经60多年了。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方向。”1960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的张忠廉留校成为一名青年教师。不久后,他便开始专注于夜视技术和光电成像技术研究。做科研的同时,他传承老一辈教育家的好经验、好传统,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兢兢业业教书育人。

      1995年8月,张忠廉退休。退休后,他割舍不下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工作,继续发光发热。2000年,在学校支持下,他创建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并担任导师,一干又是20余年,至今仍不停歇。

      “通过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建立融合学生兴趣与创新潜力的培养新模式……”在孜孜不倦探索实践教学改革之路上,张忠廉提出了“大学生科学研究八步骤”和“两个最佳结构”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路径,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这些年来,他呕心沥血、甘为人梯,教育学生要发扬延安精神,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听党话、跟党走,培育近5000名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优秀学生。

      “教什么、怎么教,要问学生的意见”“创新教育不用辩论,把你的办法拿出来,让学生到工厂、实验室中去检验”……张忠廉始终秉持教学相长理念,用心呵护一代代青年学子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梦。

      为人师表,德馨品高。2020年春天,张忠廉被诊断出高血压,之后两次病重抢救,依然阻止不了他重回实验室……如今已是89岁高龄,他仍坚持耕耘在教书育人第一线。

      有人问:“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工作为了什么?”张忠廉总是笑着说:“看到学生成功会感到无比快乐。”

      当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会用心替学生想办法,甚至亲自动手带着学生干。如今,每年约有600名学生在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学习,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成长为栋梁之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基地能够打破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张老师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踏踏实实传授知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王本欣说。

      提起自己的学生,张忠廉脸上洋溢着幸福、自豪的笑容。“他们年轻、聪明、接受新鲜事物快,就像赛场上的选手,跑得都很快,我只是在他们需要时递水、递毛巾,当好他们的勤务员。”他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于未来,张忠廉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育人才、促创新,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再立新功。

      (本报记者 刘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