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09日 星期日

    非遗“触网”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09日 02版)

      【文化中国行】 

      “今天向大家展示的这款木雕,将大蒜和蜗牛进行了艺术表达,我叫它‘胜算在握’。”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奎星湖畔,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洪伦正坐在直播间的补光灯前,一边手持刻刀制作一边解说,“它寓意着咱金乡老百姓悠然自得、自信满满。”

      直播间弹幕满屏:“真是高手啊,刻得太像了!”“没想到大蒜和蜗牛也搭啊”……在现场,也围满了一圈圈观众。

      “金乡是中国大蒜之乡,金乡木雕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洪伦告诉记者,通过非遗直播基地平台,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自己家乡的文化,也“圈粉”不少。

      金乡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县被列入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107项,当地积极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丰厚优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出非遗传承挖掘保护、以传为要、创新赋能、展演展示的“组合拳”,打造了金乡县非遗传承慢直播基地。基地以“非遗传承”为核心,利用网络直播,展示金乡非遗技艺,让更多群众认识非遗、了解非遗。

      “没想到金乡有那么多非遗项目,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感觉挺震撼的。这个直播基地非常好,让我们对非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来自济宁市区的游客张丽霞说。

      金乡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剑涛介绍:“依托县融媒体直播平台,我们邀请身边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基地直播间,让非遗‘触网’,全方位展示金乡。”

      目前,金乡已陆续开展了山东落子、山东渔鼓、金乡木雕、金乡石雕、四平调等非遗直播110余场次。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