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两个女儿分别去了姥姥家和婆婆家。对于我来说,是难得清静的一天。今之出门为了两件小事,一为购物,二为暖车、加油。小电筒让小外孙抡坏了,得去商场买同一款。有货,而且极便宜。没想到商家还送了一个红包,里面有张卡片,写着祝福的话语。在春节收到来自陌生人的祝福,很愉快,也觉得很吉利。春节自除夕开始气温骤降,心想大年初一总不能一个人耗在家里看电视吧?一年之计在于春,也在于勤。于是,把女儿的车开出去,替她暖暖车,再加满油。我当然知道这样的奉献意义不大,但不可因善小而不为呀!让女儿开心,自己也高兴。
心情好,全身都有劲儿。不过,一想到回家后还要打扫除夕过后“群狼”的剩菜,终是有一点点委屈。毕竟自己也辛辛苦苦一年了,难道过年还要吃剩菜?可是,这剩菜就像摆在我面前的一根鸡肋,食之有怨,弃之可惜。在万民同庆、吉祥万千的春节,独自一人在这儿委屈地打扫剩菜,何苦来哉?然而,倘若真的把它们倒掉了,这过年的心情也会遭到破坏,甚至生出一种负罪感来。大约是传统的节俭思想在作祟吧。我出生在一个极其节俭的家庭,奉行“有时防无时”“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家训。注入我灵魂的这些信条,一直伴随着我从20世纪走到21世纪。何况,在清贫的年代,正是这些信条,将大难变成小难,让大苦变成小苦,甚至让苦变成了一种别样的乐,生出自信与自豪,从而酿成人生之大美。
进退两难间,决计叫外卖,是一份快餐,米饭搭配东北名菜——酸菜粉条、熘肉段、地三鲜,再加上一罐儿啤酒。奢侈哉?至于那些剩菜,暂且冻在冰箱里,初六之后再慢慢地“享用”吧!
外卖小哥到了。彼此鞠躬,互道“过年好”。然后坐在餐桌前,拉开架势,打开饭盒,香气扑鼻哟!恰窗外冬阳灿烂,斯人斯境,仿佛身在天堂。
(作者:阿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