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我与港口共成长

    讲述人:山东港口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一级技师 田振东

    作者:本报记者 李志臣 宋喜群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06日 05版)

      【一线讲述】 

      我是土生土长的山东日照人,对于我们很多当地人而言,港口不仅关乎城市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1989年,我来到日照港工作的时候,日照市升格成为地级市,能成为这里的一员,我感到特别骄傲。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煤码头的电修工,那时候只有一座“煤码头”,只吐不吞,也想象不到未来的港口会是什么样子。

      在港工作的36年间,我见证了日照港从单一的煤炭输出码头,到全国首个退港还城修复整治工程——海龙湾工程的绿色转型;从东煤南移工程的攻坚克难,再到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建设的创新突破……这里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日照港人的智慧与汗水,也见证了港城相伴而生、携手共进的故事。

      我在业余时间还参加了日照港“群英”宣讲团巡回宣讲。日照港以“群英宣讲+沉浸式学习”,融入音乐剧、舞台剧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宣传宣讲方式,深入一线讲形势、讲融合、讲发展、讲收获、讲成长,组织各类宣讲350余次,1.8万余人次参与。在参加宣讲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港口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时代大发展的背后,也映射着我们每个普通人生活的变迁,我想把这些经历和感受讲给大家。

      曾经,日照人民用“大海般的深情”支援港口建设,开启了港城血肉相连、命运相通、共生共荣共成长的奋斗历程。如今,日照市举全市之力支持港口发展,港口全力以赴地服务日照社会经济发展,反哺城市、回报社会。

      我相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港产城融合”发展前景更广阔,“双向奔赴”的互促共荣更值得期待,能有幸亲历这样的历史时刻,我感到十分光荣和骄傲,我也将把这些港产城融合中的生动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本报记者李志臣、宋喜群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