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些年俗】
正月初六上午,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五一村鼓声震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凉州攻鼓子正火热上演。
只见现场几十名鼓者昂首挺胸,神情刚毅,他们身着黑衣,头戴黑帽,足蹬黑靴,帽上两支野雉翎迎风作响,腰间朱红战鼓随步生威。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响起,鼓手们时而两两腾挪对击,时而如雁阵展翼掠地,时而如长蛇疾冲,时而旋走太极,步伐沉稳矫健,阵法变化多端。
民间鼓乐舞蹈“凉州攻鼓子”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其基本打法可以概括为“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攻鼓子’要求鼓者手到、眼到、神到,每个动作都紧扣一个‘攻’字,再现古时将士的雷霆气魄。”国家级非遗项目凉州攻鼓子代表性传承人杨门元介绍。
每年春节,凉州攻鼓子与社火同时展演,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今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凉州攻鼓子在凉州区连番献演。
(本报记者 王冰雅 尚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