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每年春节就盼着易俗社的秦腔演出,这才是咱老西安的年味。”2月2日,大年初五,陕西西安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年味浓郁,易俗社文化街区露天戏楼前更是围满了观众,热闹非凡。
从大年初二开始,西安易俗社每天连演2场,现场座无虚席,喝彩声此起彼伏。为了春节期间的演出,大年初一,当人们还沉浸在新春的喜庆氛围中、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时,易俗社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已早早忙碌了起来,工作人员连夜装台,演员在剧场里反复走位、对戏、练习唱腔。
今年是农历蛇年,秦腔经典剧目《白蛇传》是这个春节必演剧目。《白蛇传》由西安易俗社掌门人、梅花奖得主惠敏莉携手众多年轻演员共同呈现,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易俗社人才新老相继的生动展示。“《白蛇传》这场演出太精彩了,惠敏莉老师的表演依旧那么传神,年轻演员们也毫不逊色,易俗社真是人才辈出。”来自广东的游客赵先生对记者说,他原本只是来西安旅游,偶然碰到易俗社的演出,一下子就被秦腔的魅力所吸引,从中感受到了西安独特的文化底蕴。
成立于1912年的西安易俗社,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秦腔科班剧社之一。通过这些年的重视和培养,如今,青年演员们在舞台上逐渐展现出了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采,为秦腔艺术注入了新活力。
2025蛇年春节是易俗社连续第4年在春节期间举办超百场演出,易俗社还积极拓展线上渠道,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秦腔艺术。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李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