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看!我们到了!”
一声吆喝,让在浪尖起伏颠簸的众人瞬间精神了起来。顺着船长抬手的方向望去,在浙江省舟山市衢山岛东部的浩瀚海面上,三座岛屿——上、中、下三星岛依次坐落,犹如三颗耀眼的明星。
渡轮靠岸,驻守在下三星岛上的李海龙、舒海华与林海三位守塔人早已等候多时。人们将节日慰问品与补给抬下船,十几平方米的简易码头,一时热闹了起来。“下三星岛灯塔现有6位守塔人,我们3人一班,上岛20天再轮换。今年春节,正好轮到我们值守。”李海龙介绍。参加工作38年,他已记不清这是第几个无法同家人团聚的春节了。
下三星岛灯塔建于1911年,如今已是太平洋西岸第二大灯塔,位于船舶进出洋山深水港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指引船舶驶入小板门水道与白节峡水道的重要航标。随着远洋航运的繁荣与舟山能源港的发展,下三星岛灯塔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春节期间,航运繁忙,三位守塔人肩头的担子也更重了。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保证定位仪、发射器时刻正常运转。尤其是日落之后、日出之前,灯塔一定要长明不熄。”林海对记者介绍。三位守塔人三班倒,昼夜不休,每隔一小时,就要巡岛检查,防止柴油发电机滤网堵塞,记录、传输仪器的各项数据。
下三星岛面积仅为0.07平方公里,与其说是岛屿,不如说是一座体积庞大的礁石。岛屿周体湿滑陡峭,可供活动的空间仅有岛屿顶端的一小片区域。这片狭小的平地,挤下了灯塔、机房与宿舍。舒海华说:“冬天,海上的风浪很大。我们轻易不会到岛下面去,很危险。工作之余,我们几个多数时间只能挤在宿舍里‘面面相觑’。”所幸在几年前,岛上通了网络。“现在,我们在岛上也能看春晚。今年除夕夜,我还拨通了视频电话,跟家人报了平安,也算是一起‘线上过年’了。”
今年10月,李海龙即将退休,将要告别他坚守了一辈子的下三星岛灯塔。“刚工作的时候觉得辛苦,慢慢也就习惯了。现在要离开,心里确实舍不得。”记者问起,是什么支持他在守塔人的岗位上坚持下来的时候,李海龙挠了挠头,朴素而坚定地说:“我说不出什么漂亮话,我只知道,既然参与了这项工作,就要做好,就要不出问题,不给别人添麻烦。”
离岸登船,归程之际,记者与3位守塔人挥手告别。日暮西斜,下三星岛灯塔上的航标灯再次亮起,为往来航船照亮归途。
(本报记者 范天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