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02日 星期日

    春回大地 一元复始

    作者:母贝旎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02日 03版)

        图①《鞭打春牛》(海报) 冯钰婷

        图②《家乡春来》(海报) 陈肯

        图③《初春暖意》(海报) 张梦思

        图④《细叶新裁》(海报) 柳萌

        图⑤《草木知春》(海报) 舒磊

        图⑥《立春新芽》(海报) 朱涵璞

        图⑦《春回大地》(海报) 高嘉东

      【传统文化 设计力量】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中国传统节气之首。这一天,人们怀着无比欢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立春习俗包括迎春、打春、踏春、咬春、送春等,人们以此祈求新一年的好运和丰收。湖北美术学院的师生,用艺术设计的语言传达出春天的美好、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温煦暖意。

      春牛,也叫土牛。《周礼·月令》云:“出土牛以送寒气。”立春时节有鞭打春牛的习俗,以示劝农耕作,俗称“打春”。《鞭打春牛》(图①)以此为主题进行创作,寄托着劳动人民驱散严冬的寒意,迎接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美好愿望。

      《家乡春来》(图②)以“新春伊始,春花烂漫,硕果可期”为主题。画面以春季初始时节的乡村为背景,将自然之美与人文生活巧妙融合,并通过把“立春”二字变形成一个画格,在其中描绘油菜花、迎春花、水仙花、杏花、玉兰花等花朵,传递出家乡清晨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立春意味着冬去春来,但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在南方明显感到春回大地的气息,而北方大多数还是处于万物闭藏的状态。所以《初春暖意》(图③)画面中表现的是黄土地上冰雪消融、迎春花渐次开放的景色。人们仍然穿着厚衣服,但身心都轻松了许多,他们在田野里尽情地奔跑跳跃、娱乐玩耍。

      《细叶新裁》(图④)运用剪纸艺术手法,将燕子、柳枝、花卉等元素通过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图案层次表现出来,展现出春天的灵动与细腻。

      《草木知春》(图⑤)旨在通过木刻套色的艺术风格,将立春的清新与木刻的古朴相结合,传递出春天的灵动气息。作品刻意保留了复杂的刀痕,或深或浅、或直或曲,如同春天的风轻拂过大地,留下生命的痕迹,整体呈现出一种质朴而富有诗意的风格。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温暖、生长。春是四季的开始,而绿芽则为春的标识。《立春新芽》(图⑥)画面四周的格子中,描绘了立春时节不同植物的嫩芽,表现方式为手绘,以黑白单色为主,只点缀嫩芽的绿色,意在表现“生长”,整体传达出“立春至,东风起,绿意生,万物苏”的主旨。

      《春回大地》(图⑦)画面中央梅花绽放,旁边迎春花簇拥,金黄灿烂。远处,一群农民身披晨光,辛勤耕作于希望的田野上,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以及人们对春种秋收的期盼之情。

      春天来了!在这个可歌可诗的季节,让我们展开双臂,拥抱新一年的希望,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作者:母贝旎,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插画专业教研室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