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26日 星期日

    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

    作者:本报记者 姚亚奇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26日 03版)

      本报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姚亚奇从国家林草局获悉,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国家林草局在全国规划布局了“1主6分”7处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其中山东分库、新疆分库、湖南分库已投入使用,内蒙古分库(国家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库)开始试运行,海南分库、青海分库正在建设中。此外,还布局建设了161处原地、异地保存库,收集保存林草种质资源10万余份;各地林草部门布局建设了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原地、异地保存库388处,初步构建起国家和省两级布局,原地、异地、设施保存3种方式相结合的林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

      雄安库承担国家主库功能,将采用智能传感和自动控制保存技术,实现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分发利用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保存容量180万份,预计2028年正式投入使用。雄安库建成后,将与各分库承担起重要林草种质资源收集、长期战略保存、鉴定评价、功能基因挖掘、分发利用、国际交流合作等任务,有力支撑林草种业创新,服务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雄安库由国家林草局和教育部共建,由北京林业大学承担建设和管理运维。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在开工建设启动会上强调,要加强项目管理,强化资金安全、生产安全,确保项目施工进度和建设质量,把项目建设成一流品质工程。同时还要提前系统谋划雄安库管理运行机制,搭建开放共享平台,强化科技协同攻关。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优异种质和先进技术,为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和林草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