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

    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杨溪乡东坑村:菇香浓郁漫山林

    作者:本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 洋 本报通讯员 胡 媛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22日 05版)

        东坑村菇农正在采摘蘑菇。曾恒贵摄/光明图片

        游客在东坑村抚河源里景区乘竹筏漂流。曾恒贵摄/光明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刘书记,你们村的茶树菇长出来了吧?老样子,给我留2000斤好的。”“野生的给我留几百斤,不能像去年一样说没货。”……冬日里,寒意未散,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杨溪乡东坑村却是一片火热景象——这里的茶树菇迎来大丰收。

      年节将至,随着东坑村茶树菇丰收的消息传出,无论是本地的农贸市场、餐饮企业,还是外地的采购商都纷纷下单,菇农们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订单排得满满当当。

      “谁能想到,这个十几年前很多人都想着跑出去的落后村,现在却成了老板们争着来的人气村。”菇棚旁,等候将菇子装车赶订单的村党支部书记刘斯亮放下电话,笑着为记者讲起东坑村这些年的蝶变“菇事”。

      东坑村位于广昌县南部,境内“七山两水一田”,曾是深度贫困村,当时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700多元、村集体负债5万余元。全村302户村民散住在11个村小组,一条3.5米宽的泥沙路是村里唯一的主干道路。

      “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先干起来。”东坑人在琢磨、在探索。

      说干就干。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鄢火东和村“两委”干部调研发现:附近天咀村村民种植人工培育出的茶树菇口感好、不愁卖,赚了不少钱。东坑村林木资源丰富,种植香菇有一定基础,要是能把它种出来,增收渠道岂不多了一条?

      于是,鄢火东做了本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跑去附近村当学徒,学技术、攒经验。在第一年自掏腰包种植了5万筒茶树菇,“没想到种植成功后,还卖了好价钱,赚到了钱”。

      尝到甜头的鄢火东,积极动员村干部和有想法的农户一起搞种植。

      “好是好,但没有技术,管理不好怎么办?”“想试试,缺少启动资金。”“种出来,万一不好卖咋办?”许多农户心里直打鼓。

      为打消村民疑虑,鄢火东等人到县里跑项目、跑技术、跑资源,跑下来了脱贫人口贴息小额信贷政策支持,还有种植茶树菇优惠0.5元/筒的补贴。之后,鄢火东又和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做动员,组织菇农学习班提供技术培训、生产指导,成立茶树菇合作社,提供销售渠道保障……

      眼看后顾之忧一一解决,许多村民放开手脚开始干,陆续改种茶树菇。“我就是当年跟着干,尝到甜头的人。”52岁的鄢邦胜说起种植茶树菇产业后的生活满是感激,“当年村党支部推荐我去学技术,学成后又带着我手把手种菇子。没几年,欠的外债还清了。跟着村党组织,不仅我的日子好了,大家的日子也都好了。”

      如今,土坯房换成崭新小洋房;“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泥泞路变成了8米宽的沥青路……“每天变着花样吃,天天像过年。”许多村民说。

      刘斯亮介绍,这些年,为让村民生活好上加好、更有奔头,村党支部一直谋划让村里产业发展“多条腿走路”。2022年,东坑村引进江西宝树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通过“党支部+村办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经营模式,流转1065亩林地,建设杨溪乡林、药、菌、旅示范园。“目前,不仅岗梅、食用菌、药用菌是我们的土特产,连菌药采摘游、研学游和农家乐也成了村里拿得出手的‘土特产’哩!”刘斯亮说。

      傍晚,来到东坑村100亩仿野生茶树菇覆土种植基地,只见褐色、饱满的茶树菇密密麻麻地绽放在林间,农技员忙着在后台实时监测各地块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及菇子长势情况,帮工们迅速地将菇子采摘、装筐。

      风轻轻吹过,浓郁的菌香氤氲了整片山林,农家小院的炊烟也增添了别样滋味。

      “来我家尝尝鱼,可鲜了!”在农家乐上班的陈丽萍看到记者,满脸笑容地招呼。

      “以前在外做包,不仅累,还赚得少,现在回村里干农家乐,每个月都能赚五六千元。”今年32岁的陈丽萍说,“现在村里发展好了,当竹筏员、安全员、售票员或是种菇子、搞直播,赚钱的路子多,不少像我这样的年轻人都考虑回来发展呢。”

      据了解,在东坑村党支部带领下,从2020年开始,村里大力发展农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从2万人次增至如今的6万余人次,营业额从15万元提高至100余万元,并带动周边茶树菇、生态莲、生态大米等农产品销售800余万元,为村民解决就业岗位100余个。

      截至2023年,东坑村年人均收入7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上百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700余万元。“让村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更富足、集体经济再壮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也有信心接力书写好东坑村未来的‘菇事’。”刘斯亮说。

      (本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 洋 本报通讯员 胡 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