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从一叶扁舟到巍巍巨轮,中国船舶制造业全速驶向时代潮头。2024年,中国船舶制造业交出“全优”成绩单。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全球交付的船只中,超出半数打着“中国制造”的烙印;全球新产生的造船订单中,超过六成流向中国;而未来待造船只里,更有七成以上将从中国的造船厂驶出。我国造船业领跑全球,得益于中国船舶工业的雄厚基础、创新技术以及全球优质供应商的协作与支持,是国家工业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船舶制造业被称为“面向海洋的制造业”“现代工业之冠”,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政策制度的有力牵引。近年来,我国修订完善多项船舶技术法规,从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化的检验制度、船舶安全与环保底线等方面对标准化造船给出了明确规范。2024年10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船舶和海上设施技术规范体系(2024)》,强调推动船舶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智能船舶自主航行、远程驾控等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智能航运发展。
2024年初,首艘国产大邮轮在上海开启商业首航,不到一年时间,第二艘国产大邮轮实现全船贯通,吨位增加、长度增加,实现了国产大邮轮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从发展经验来看,推动我国船舶制造业行稳致远,要持续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动能、锻造新优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标准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以科技为引领加快培育“蓝色动力”。
当前,全球造船行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复苏周期,固守“舒适区”,走老路、造老船无异于坐以待毙,必须主动抢占先机,依靠自主创新向中高端市场转型。这意味着我们要通过自主研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推动中国船舶制造业驶向前景更加广阔的“蓝海”。面对新形势,我国船舶制造业需要进一步完善研发体系,特别是在船舶工业软件、船用发动机以及大型邮轮设计制造等领域,亟须实施独立定向专项项目,谋划建设产业集群,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重点攻关。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难题也亟待突破,需要构建高效、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强化供需对接,提升国产零部件的商业化应用水平。
纷至沓来的新船订单值得欣喜,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付压力。为提高制造效率,国内的不少新型船企开启了设备资产管理、能源管理、物流管理等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建设,积极推动更大范围的“机器代替人、工程师代替工人、智能制造代替传统机器”,陆续建成智能制造中心、智能化加工车间等智能制造设施,驱动生产力不断向新能级跃迁。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是中国船舶制造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更加广泛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场地、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的实时互联和智能管理,还要更加注重从船舶大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航运业提供决策支持和运营优化解决方案。
推动船舶制造标准化,有效提升产业协同效率。标准是“软”的基础设施,它决定着生产的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同企业采用的设计建造标准不一致,会导致船舶产品在结构、性能、材料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仅增加生产难度和成本,还可能导致船舶在运营过程中出现安全风险。为了确保建造效率和船舶质量,应建立并推广全面覆盖设计、工艺、制造、供应链和售后服务全链条的统一标准,做优标准体系、做精标准研制、做实标准实施。可积极推行模块化生产方式,将船舶分解成若干独立模块,如同积木般灵活组合,实现不同生产线或工厂间的高效协作。
坚持船舶制造绿色化,全面擦亮低碳发展底色。近年来,我国船舶制造“含绿量”上升,海上驰骋的“钢铁巨人”逐步变身为“绿色巨人”。今天,“绿色船舶”已成为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中国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国际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31.5%,增长至2024年的78.5%,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2024年,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新型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在上海交付,标志着我国LNG船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转身。持续推进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需要多重技术路径同时发力,加快形成绿色船舶谱系化供给能力,加强海洋新能源装备、船用新型环保设备及材料的研发,完善船舶污染物处理设备,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为传统动力船舶换上“绿色肺脏”。
(作者:蒋璀玢,系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