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报道】
光明日报编辑部:
看了贵报《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系列报道,我在西部的那些日子,如影历历。
“喀什、阿克苏、昆玉、哈密……”报道中提到的一个个新疆地名,是那么熟悉。
我想起了莎车的扁桃园、英吉沙的杏园、阿克苏的苹果园、库尔勒的香梨园、哈密的枣园葡萄园……是啊,果园里有我的事业,是西部给了我用武之地!从32岁到45岁,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染霜,我在新疆整整工作了13年。
我的老家在河南平顶山。考大学时,我选择了学农,毕业后先后就职于河南科技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32岁那年,因一次学习交流机会,我第一次踏进新疆。一到那里,真是又惊又喜——喜的是新疆果树资源如此丰富,是搞研究的绝佳平台;惊的是当地老乡还沿用着千百年来祖传的老法子种植、管理果树,导致产量没保障,要“看天吃饭”……
“这里需要我!”一股热情从心中腾起。我决定留在新疆,用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为果农解决困难,也为培育更多更好的瓜果探索新路。这一忙就是7年。
2010年,河南省选派第七批援疆干部,我立马报了名。这次,我的工作地是哈密。哈密除了名气响当当的哈密瓜,还有上千年种植史的哈密大枣。但那时,当地大枣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一到冬天,枣树大片大片冻死,存活下来的第二年产量也大受影响。果农灰了心,有的干脆挖掉枣树改种棉花。
好好的哈密大枣,就这么没落了?我和同事立马扎进果园,反复测量温度变化,开展实验。很快,症结找到了:枣树不是冻死的,而是干死的!由于缺乏科学种植理念,当地老乡在大枣收获后,普遍对果树不管不问、听之任之,这咋能有好产量?于是,我开出了“药方”——进行秋施基肥,给果树“坐月子”;到了冬天,及时“灌冬水”。
转年,哈密大枣平均亩产增加了140%!后来,我们编写了关于哈密大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标准化建园技术的规程分发给枣农,又开展了多场技术培训,枣农的种植管理水平越来越高。
援疆原定干3年。但日子到了,我哪儿舍得走?于是,又干了3年。
汗水洒在田间地头,终能开花结果。在西部的年月里,我获得了一系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然而,我最满意的成果,还是飘香的瓜果和老乡们的一张张笑脸。
援疆结束后,我依依不舍地回到郑州。很快,我又加入了西部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团队,每个月仍往返于新疆和河南之间。
我想对那些有志青年说:这是一片值得你安放青春的热土。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河南省第七批和第八批援疆干部 高启明
读者来信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