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安徽歙县瞻淇村:鱼灯照亮回家路

    作者:本报记者 马荣瑞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21日 09版)

      【文化中国行】

      “一戏,鲤鱼摆尾!二戏,鱼腾千里!三戏,鱼跃龙门……”

      临近新年,安徽歙县瞻淇村举行了一场跨新年嬉鱼灯活动。只见6尾“大鱼”从村中祠堂接续“游动”而出,伴着声声口号,表演者手中擎举的“大鱼”开始上下翻腾……

      瞻淇鱼灯起源于南宋,形似鲤鱼,寓意年年有余。在瞻淇,做鱼灯、舞鱼灯是一项新春年俗。鱼灯一亮,就到了年轻人返乡团圆的日子。

      “‘锣鼓响、脚板痒’,瞻淇村的小孩子一听到锣鼓响,就会跟着鱼灯跑。在这里,鱼灯是一份和家乡记忆连在一起的寄托。”郑冬蛟是瞻淇村鱼灯的队长,据他回忆,多年来,瞻淇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坚持舞鱼灯的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浙江宁波舟山港打工的郑冬蛟回到村里,45岁的他已经算是鱼灯队的“小伙子”了。

      这不,记者见到郑冬蛟时,他正在给年轻人“讲课”呢,“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瞻淇鱼灯4米长,由2人扛起,表演时前后转圈腾跃。这么灵活,正得益于它特殊的制作结构,瞻淇鱼灯分为头、身、尾三部分,大约有四五十厘米的空档,内部用金属丝连接……”

      如今,郑冬蛟和他的鱼灯表演走出了瞻淇村,收到了来自杭州、上海、合肥等地媒体的邀约,他本人也在网络媒体开设账号,登上了更广阔的舞台。

      人群中,“后起之秀”汪宇昉听得津津有味。28岁的他是名音乐老师,也是瞻淇鱼灯项目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

      “瞻淇鱼灯的制作工艺与时俱进。”汪宇昉感叹,曾经用来包蒙鱼灯的棉纸,如今已换成了坚韧的布,“纸鱼灯”变身“布鱼灯”。往日用作光源的烛火也换成了彩色灯泡。当然,传承方式也发生着变化——汪宇昉带着鱼灯走上学校的讲台,教给孩子们瞻淇鱼灯的制作技艺。

      如今,瞻淇鱼灯已经被列入黄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随着外地游客越来越多,汪宇昉和当地的年轻人一起开发出了鱼灯冰箱贴、会发光的小鱼灯挂件等文创产品。“我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瞻淇鱼灯。”汪宇昉说。

      (本报记者 马荣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