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激发了我们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热情,更加坚定我们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前不久,鲁东大学2024年度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工作开始,教育学院教师葛明荣对学校出台的《鲁东大学事业发展重点业绩评价办法》及其补充规定竖起大拇指。
“着力构建完善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在全校营造公开公正的评价新生态。”鲁东大学党委书记王庆向记者介绍学校实施业绩成果评价改革的情况。
以往学校在实施教师业绩评价过程中,往往偏重教师完成的课题、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等科研要素在绩效评价中的话语权,忽略或淡化了教师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相关成果要素在绩效评价中的参与权,从而挫伤了部分教师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此,学校制定了新版“事业发展重点业绩评价办法”:将教师发表的论文、获得的奖励、出版的教材(著作)、指导学生竞赛获奖、社会服务效益等20多类业绩成果纳入评价要素,对教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业绩成果进行多维综合评价。与此同时,合理设定业绩成果各评价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按照业绩成果的重要性、创新性和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等,设置绩点层次等级,赋予相应绩点分值,从制度机制上确立了业绩成果分类多维等效的评价体系。
“这既是学校‘破五唯’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实施教师职称评审、绩效分配、岗位聘期期满考核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全面展现教师能力贡献的平台。”鲁东大学校长李合亮说。
“学校确立了唯‘德’、唯‘学’、唯‘能’、唯‘质’、唯‘绩’的人才评价体系,为我们教师打通了多元化、可选择的教师职业发展通道。”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刘昕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她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全国金奖,并凭借一系列指导学生的成果在当年职称评审中顺利晋升为高级职称。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刘 华 张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