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日

    【新春走基层】非遗迎新春年味浓

    作者:本报记者 李宏 黄汉鑫 张国圣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19日 01版)

      【新春走基层】

      巧手裁春,红纸寄意,瑞彩映祥光。每到岁末迎春之时,在重庆市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人们都会聚在一起,轻拿剪刀、慢捻红纸,共同制作剪纸作品。

      一张张花样各异、造型独特的剪纸作品承载着人们期盼新春的美好愿景,这正是发源于跃进村街道堰兴社区的非遗项目堰兴剪纸。

      表现手法细腻,既剪也刻,线条粗细结合,巧妙运用点、线、面和疏密变化,有着浓烈的东方神韵与抒情风味以及“景小境界多”的鲜明特色……堰兴剪纸是南派剪纸的代表,它既汲取了中国剪纸艺术的精华,又具有浓郁的巴渝文化特色,风格细腻柔美,刻画栩栩如生。

      2010年,堰兴剪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多幅精美作品被中国剪纸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永久性收藏。2011年,堰兴剪纸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庆的一张文化名片。

      1月13日下午,堰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徐雪玲、刘佳雯受邀前往跃进村街道,与居民一起剪窗花、剪福字。纸花翻飞间,一个个漂亮的剪纸窗花跃然眼前。

      张张红纸剪出红火新年,浓浓年味流淌在指尖。大家把自己的作品贴在玻璃上,虽是数九日,却道春意暖。“每年家里最喜庆的装饰就是这一张张剪纸,贴在窗上、贴在门头,仿佛一朵朵绽放的花朵。”居民余小雨每年都参与剪纸活动,就是为了亲手剪出这一份传统的“年味儿”,喜气洋洋地迎接新春到来。

      眼下,蛇年春节临近,大渡口区举办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非遗的身影随处可见。

      在商场里的“非遗集市”上,向非遗传承人请教传统手艺,体验剪纸、拓印、扎染,欣赏麦草艺画、棕编、乱针绣、泛川派古琴;在大渡口公园湖畔,舞龙、打铁花、火壶等非遗演出给市民、游客带来梦幻的视觉盛宴……大渡口非遗迎春,让中国年更有文化味。春节假期期间,“非遗进商圈进景区”系列活动将继续开展,让年味更浓。

      美术馆和各类博物馆展览应接不暇,推动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博物馆之博、美术馆之美,浓缩历史精华、紧扣时代脉搏;在灯光璀璨的夜色下,大地、街巷为舞台,江河、星月作幕布,“花开的声音”沉浸式音乐会让文化“沉”到基层、“浸”到深处;钢花影剧院焕发新生,民乐演奏会、魔术剧、音乐剧等老少皆宜的表演轮番上演,给市民带来一道道“文化大餐”……近年来,大渡口以文旅焕新为翼,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挖掘和传承本土优秀文化,营造浓厚文化氛围,让文化的力量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推动城市蝶变。

      (本报记者 李宏 黄汉鑫 张国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