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探索应用型美育课程体系建设 推进高校美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范滢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17日 08版)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美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积极探索“3+1+1”应用型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3+1+1”美育课程体系 丰富学生美育体验

      学院美育教育以“3+1+1”课程体系为核心,通过挖掘和运用学校各学科课程中蕴含的“美育资源”,打造涵盖自然、人文和艺术三大领域的跨学科专业“融合互嵌”的课程美育体系,实现“美育课程”与“课程美育”的融合转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实践机会和内容丰富多彩的美育体验。学院在学科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教授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感性审美意识与理性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的转化与嵌合。同时,学院深入挖掘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优秀文化类课程,开设民间艺术、地方戏曲等艺术经典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学院积极开展美育实践活动类课程,包括学生社团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四大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美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3+1+1”美育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学院注重课程之间的融合与贯通,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美育教育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实现个性化发展。

    探索“三个结合”美育模式 提升美育教育实效

      为进一步提升美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学院积极探索“三个结合”的美育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学院注重美育理论知识的传授,积极组织各类美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美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将美育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创作艺术作品等方式,将美育理念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方面,学院邀请校外专家、艺术家走进校园,为学生带来精彩的讲座和演出。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场所,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与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和文化艺术团体深度合作,共同开展美育教育活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面,学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美育学习途径。自主开发和引进大量慕课课程和网络进阶式课程,学生可以在线上与名师、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体会。鼓励学生线下自主学习,通过参加各类美育实践活动和艺术创作等方式,将线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和成果。

    构建多元协同美育机制 保障美育教育质量

      为确保“3+1+1”美育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和美育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学院构建多元协同的美育机制,成立美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亲自挂帅,统筹协调全校美育教育工作。同时,学院与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和文化艺术团体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美育实践基地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聘请知名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此外,学院注重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通过定期组织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建立美育教育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在美育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深化美育教育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3+1+1”美育课程体系和“三个结合”美育模式,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和文化艺术团体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美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更多具有高尚情操、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美育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范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