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村现今的模样】
说好去三河村,可眼瞅到了村门口,车却拐了弯。
见记者疑惑,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国富䀹䀹眼,卖起了关子:“要想了解三河,有个地方必须先看唦!”
当路边“三河村旧址”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记者恍然大悟。
三河村,是四川省昭觉县三岔河镇的一个彝族村。老村在山尖尖上,平均海拔2500多米,交通不便,与世隔绝,是凉山州“贫中之贫、困中之困”。2019年,三河村阿基社率先从山上搬到了山腰平缓处,旧址变成了教育基地。
坑坑洼洼的石板路,孤孤零零的土坯房,比起山下,山上冷了许多,树枝和草叶上挂满了白霜。
村民吉好也求这天正好回老村,见有客人上门,好客的他执意拉记者去看看他的老屋。那是间矮矮的房子,记者身量不高,可进门时也不由得弯了弯腰。
“一家七口,以前就挤在这屋里头。”吉好也求说。屋里没啥家具,只有几张床。屋子一角的火塘边,围了一圈矮凳。“冬天就靠它取暖,烟熏得很!”吉好也求想让记者坐一下,可看看那几张破旧的凳子,有些不好意思了,“那时候,家里是真穷啊!”
“他家条件还算好的呐,至少猪圈牛棚都在屋外头。不少人家吃住都跟猪牛在一起,屋里那个味道啊!”刘国富使劲地摇摇头,似乎想把那段不愉快的记忆甩开。
“好在那都是‘老黄历’了!走,到我新家去看看!”吉好也求有点迫不及待。
往山下新村走。“山上山下,别看只有短短两公里,却是两个天地。不光居住环境大不同,连村民的想法,也不一样喽!”刘国富边走边对记者说。
“你看,这冬桃树,以前可没有。”刘国富指着路边一排排果树,“过去啊,我们村里祖祖辈辈都以为地里只能种土豆、荞麦、燕麦。直到省农科院专家来实地把脉,才发现原来山里还可以种冬桃、川牛膝。同是一块天,同是一块地,种的东西不一样,收益也就不一样了。等冬桃结了果,每家至少能多挣上万块!”
“更挣钱的是猪、牛!”吉好也求接过话头,“过去我们村子里把猪叫‘年猪’。为啥子?全家人一年的肉食就指着这一口猪。养牛的也没几家,从没指望靠卖猪卖牛挣钱。如今,村里成立了乌金猪合作社和西门塔尔牛合作社,光是牛就养了1300多头。一头牛崽能卖万把块呢!”
说话间,吉好也求的新家到了。嚯!真不错!宽敞的小院,正屋四间,一水儿的彝族风格砖混房。院子里还有一片小菜园。
进了屋,不等喘口气,吉好也求便拉着记者参观起来:客厅宽敞明亮,彩电、沙发、大衣柜样样齐全……吉好也求还特意向记者“炫耀”起家里的卫生间:“冲水的,可方便了!你不知道,以前啊,我们都是在山上随地解决的……”
“除去养猪牛,我家还守着村口开了个便民店,喜莫(妻子)在村里新开的餐厅打工。杂七杂八算下来,一年全家能赚个小20万元吧。”吉好也求恨不得把心里的高兴事全说出来。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喇叭声,吉好也求忙着迎了出去,撂下一句话:“送货的车到了。现在路修通了,方便着呢!”
离开吉好也求的家,天色渐晚,在村里的旅游环线公路上,记者迎面碰见了接孩子放学的村民马惹洛。
“我家最小的阿衣(孩子),就在前面的村小上学前班,还有两个大的在县城上寄宿中学呢。”记者与马惹洛结伴而行。
没走多久,就到了三河村小学。这时,接孩子的摩托、农用车,把校门口挤得满满当当,那阵仗,比城里的学校还“壮观”。
这个教学点的负责人叫吴利梅,已经在乡村小学工作了18年。说起三河村人教育态度的转变,她有一肚子话说:“从前,很多人家不情愿让阿衣上学,稍大一点就把他们赶到地里干农活。现在,村民们的眼界不一样了,很多家长都跟我说,村里以前那么穷,说到底,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可不能让阿衣再走我们的老路了!”
(本报记者 殷泓 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