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五协同”创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崔宏桥 李洪英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0日 10版)

      数智经济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传统的商科人才培养体系面临新的挑战。面对这一新形势,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秉持“植根吉林产业,融入吉商企业”的办学理念,守正创新,大力推进“五大协同”,成功构建出一套新时代高质量商科人才培养体系。

    思政与专业协同 铸就立德树人新典范

      学院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依托吉商博物馆和吉商文化教育研究基地优势资源,构建“四维课堂”,打造立德树人示范基地。同时,借助吉商博物馆的平台优势,成立吉商精神宣讲团,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财富伦理教育、“企业家大讲堂”及吉商论坛等学术活动。通过学习、宣讲、践行、传承吉商精神,将吉商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内驱力,引领学生成长,成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协同发展的新典范。

    管理与数智协同 响应素质培养新要求

      学院紧扣时代脉搏,致力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素养和数智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商科人才。秉承“管理+数智”的理念,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入管理课程,陆续开设“数智管理概论”“商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管理实践”等前沿课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力强化“管理+数智”的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完成数智管理实训中心建设,并依托这一先进平台,陆续推出“新商科”数字化管理教学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系统教学培训及数字营销训练营等系列实践教学活动。

    教育与产业协同 提升“移动课堂”新体验

      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学院遵循“将管理学院办在吉林产业上,建在吉商企业里”的理念,大力建设“移动课堂”,为学生搭建真实管理场景,实现产业与课堂的无缝对接。坚持“走出去”理念,与吉商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定期安排学生进行体验实习与顶岗实习,在实践中深化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坚持“引进来”理念,聘请优秀吉商企业家及管理者担任企业导师,在每门专业课程中讲授4~6学时的一线实践经验内容,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视角和深刻的行业洞察。

    科研与教学协同 孕育人才培养新成果

      教学与科研对高校而言,如车之两轮,不可偏废。学院教师团队依托吉商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吉商案例研究中心,聚焦吉林省重点产业及吉商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深入开展吉商案例研究,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孕育出一系列人才培养新成果。学院“管理学”课程获评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学院在中国高校财经慕课联盟“管理学”“市场营销”同课异构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吉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多次获奖;数位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累计申报并完成教育部产学研项目11项;学院教师撰写的案例多次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4篇管理案例获“全国百优案例”。

    政行企校友协同 共筑人才培养新高地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吉林省“双特色”发展战略,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及校友资源,成功搭建政行企校友协同育人平台。学院与吉林省文旅厅、统计局、工信厅等多个政府部门紧密合作,以导师制方式引领学生完成委托项目30余项;与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密切合作,敏锐洞察行业发展动态,为人才培养提供前瞻性指导;与省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将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为校友企业与在校学生搭建沟通桥梁。政行企校友密切协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构建产学研教深度融合的高质量教育生态,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数智时代商科人才持续赋能。

      (崔宏桥 李洪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