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把种业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讲述人: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 肖晓冬

    作者: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陈乘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11日 05版)

      【一线讲述】

      我是萍乡市湘东区一名工作了20余年的基层农技员,主要工作是给本地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像我这样的农技员整个湘东区有一两百名。

      我的家乡在湘东区排上镇。排上镇是湘东区最早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的地方之一,曾被袁隆平院士誉为“杂交水稻制种之乡”。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有超五分之一的人从事杂交水稻制种或与杂交水稻制种相关的工作。我很小的时候,就耳濡目染了许多杂交水稻制种的种植技巧和田间管理知识,也见识了长辈为了杂交水稻制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付出。这样的成长环境,为我后来选择基层农技员这一职业打下了基础。

      湘东杂交水稻制种的时间早、人员多、面积大,我们作为农技推广人员,要把更科学的制种技术和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比如在杂交制种水稻抽穗扬花的季节,我们要指导农户们抓好喷施,趁着晴好天气去稻田“赶花授粉”,让父本的花粉尽可能多地传播到母本的柱头上,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的结实率和产量。比如雨水多的时候,纹枯病等病虫害风险就比较大,我们要时刻关注病虫害信息,指导农户适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并采取全程技术跟踪指导。2021年,在杂交水稻制种的扬花期,湘东区遭遇连续低温天气,水稻授粉严重不足,我帮助杂交水稻制种户采用“夜灌日排、以水升温”的方式,有效防御了杂交水稻因冷害影响授粉而造成的减产。2023年,杂交水稻制种户高洪优的杂交水稻制种田遭遇严重的稻飞虱虫害,我得知消息后迅速联系了我们基层农技员队伍中的三名“飞手”赶到现场,通过无人机飞防作业,迅速控制了虫害,保住了丰收。平时,我们还会组织制种户进行培训,帮他们提高水稻制种的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优质的种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地方对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多,保障力度也越来越大。不仅在资金、科研、技术等方面帮助农户,还在订单、保险等方面解决了杂交水稻制种户的后顾之忧。现在的制种人也越来越“慧”种田了,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以及无人机等智能装备,来提高生产效率。每当看到杂交水稻制种产量越来越高、制种户和种植户的腰包越来越鼓,我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和成就感。现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我们这里建了早稻研究中心,对我们基层农技员进行培训,我们也将用更好的本领、更大的信心服务好杂交水稻制种户。

      (本报记者胡晓军、本报通讯员陈乘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