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打开手机地图看看,就知道我们泊潮村为什么叫“脚板”村了。
我们村三面环海,形似一个伸出去的脚板,我从小在这里长大。
2018年,我开了我们村第一家餐厅和第一家民宿。那时候我们村还没什么知名度,我的生意不算好,但我知道,新的消费群体已经开始引领新的消费方式,我们这个能赶海、能看日出日落、能深度体验渔民生产生活的小渔村,迟早会被游客们喜爱。
后面几年,省里、市里、镇上的干部们一趟趟过来调研,帮我们总结出了“红色+绿色+蓝色”的旅游发展路径,我才发现村里的旅游潜力竟然这么大。
我们村拥有许多宝贵的红色资源。1950年,解放海南岛时,我们村有23位渔民被选进先遣部队,横渡琼州海峡接应解放军。村子里的烈士黄金容故居和光村革命纪念馆,都是那段红色岁月的缩影,很适合基层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此外,我们村的自然旅游资源也独具一格。东边可看海上日出,西边能看海上日落,还有一片500多公顷的红树林湿地,不远处的邻昌礁被称为“小西沙”,是个赶海的好去处,很适合快节奏的城市居民节假日休闲放松。
创业的头一年,我几乎每天都去沙滩上坐一会儿,观察潮汐的变化,如今,什么时间可以赶海、退潮时哪个位置船会搁浅……这些事我摸得一清二楚,可以轻松带着游客游玩。作为这里的村民,我不仅要保证他们的旅行体验安全愉快,还要向他们科普海洋知识,在赶海娱乐的同时不破坏海洋生态。
去年12月,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通车了,全省多个旅游小镇、渔村、度假区被串珠成链。我们村离这条公路仅2分钟车程,一下子,自驾游客络绎不绝。
游客多了,一个人的接待能力有限,我开始带动更多渔民一起发展。上回,来了一个三四百人的研学团队,我的餐厅坐不下,便借用其他渔民的院子搭餐桌,又请他们来餐厅帮厨,给他们场地费和劳务费。再过几天,马上还有一个百人团队来我们村赶海,我要请至少10位渔民来带他们出海。大家都说,我给不少渔民找了个“副业”,但我更希望把这份不稳定的“副业”变为增收致富的“主业”。
如今,我很少自己带游客去赶海了,更多的精力放在我们村的宣传推广上,时不时在小红书、抖音、微信公众号上发视频供更多游客参考。我相信,只要来的游客多,我们村的渔民就可以不单单靠捕捞过活,大家一起做旅游,日子就会一天比一天好。我希望更多的朋友都来我们“脚板”村看看!
(本报记者陈怡、王晓樱、王轩尧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