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科技大学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机制,携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全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双创”赋能创新人才培养,有效打造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搭建“双创”载体
地方、学校、学院共建共享
学校打造以创新为主线、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地方为主推的“地、校、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模式。各院系依据专业特色设置众创空间,让“双创”项目以工作室形式扎根教师项目与专业课程,保障学生开展创意训练和项目实践。学校设置校级创业孵化基地,谋划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创新孵化、支撑服务等整体布局,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创业孵化指导与服务,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依托地方产业与社区优势,以产业需求激发师生参与“双创”项目的动力,以项目成果服务产业发展,为双创教育提供可持续、可延展的丰富资源。
激活“双创”生态
学科、产业、情怀聚群聚力
学校着力于改变“双创”机制,让学科与学科、教育与产业、学校与社会无缝连接,构建富有活力的“双创”生态群落。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术特区、培养特区,打通管理部门、学科专业的组织壁垒,构建基于学科交叉创新的校园“双创”生态群落;出台“双创”中长期行动方案,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创新创业实践,深化校地、校企联合,构建基于产业驱动的校企双创生态群落。学校树立“校友在哪里,大学就在哪里”的理念,持续跟踪服务校友发展,并利用校友资源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将学校的“双创”产业链延展到社会更多角落。
优化“双创”模式
专创、科创、赛创互融互通
学校倡导学生入驻双创孵化基地与学院众创空间,结合专业、课程、项目主动探索、实践、创造。在专业建设中突出“双创”因子,落实“双创”教育进课程大纲,突出多学科交叉协同与创新,持续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在科学研究中挖掘“双创”资源,依托专业实验室开展科研“微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在赛事组织中培育“双创”团队,聚合专业教学、师生科研、各类赛事,精心培育科研达人与创新团队,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贯通“双创”路径
学业、创业、产业相辅相成
学校建设科学合理、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创富技能。在课程教学中孕育创新意识,将课程学习、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有机融合,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在“双创”课程中强化技能,通过线上线下、讲座沙龙等多种形式创新“创业基础”教学方式,加大SYB、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等培训力度,鼓励学生竞逐科创赛事,推进师生共创、孵化创新成果。在“双创”实践中对接产业,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学生提供场地空间、社交空间,汇聚投资人、地方部门、专精特新企业、培训等资源要素,“双创”导师指导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通过参加赛事与实践、成立工作室、注册公司帮助学生逐步踏入创业征途。
目前,学校被评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已成功孵化南京治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特利得切削工具有限责任公司、TBE说吧教育集团等一批科技型、服务型初创企业,累计创造1600多个就业岗位。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团队奖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先后涌现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最美大学生等一批创新创业典型,学校的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教育成果被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刘东海 余伟健 邓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