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创新资助育人模式 培养“发展型”文学人才

    作者:梁海珍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30日 09版)

      开展大学生资助服务工作是高校切实落实国家教育资源公平公正的有效措施,也是培养更多高学历人才的重要保障。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充分意识到大学生资助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创新大学生资助服务模式与方法,让需要资助的大学生能够在学校顺利完成学业,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学院以“勤工助学、真情奉献”为宗旨,秉承“心怀感恩、传递温暖、撒播希望、人文关怀、勤工筑梦”的理念,以“三化”完善资助制度,构建“1314”育人模式,提升“发展型”资助育人成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培养更多“发展型”文学人才。

    以“三化”完善资助制度 倾情助力

      学院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精准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学院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精准化资助服务,以“三化”完善资助制度,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数据库,做到“一生一档”,积极争取并落实多项资助政策,缓解学生经济压力,帮助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业。

      学院扎实开展助贷下乡政策宣传,前往珠海市实验中学等单位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宣传活动,详细讲解国家助学贷款知识,耐心回答学生及家长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与家长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现大学梦。

      学院组织教师利用暑假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慰问工作,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家校联系,搭建家校联动平台,为深入开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工作提供保障,家校合力落实国家资助政策,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积极健全院级助贷体制机制,规范细化资助干部工作,先后下发《勤工贷款部总则》《优秀资助(助贷)干部评选细则》《勤工助学中心干部工作手册》等管理制度,细化国家奖学金评审制度,有效提高资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公平公正开展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工作。目前,学院贷款需求额度零误差、合同签订零误差,贷款资格认定零误差、按时还本还息率较高。

      学院扎实推进晨光工程补助(早餐补助)工作,举办“早餐遴选”和“雷阳启航”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必要支持,鼓励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向上。开展“弘文”爱心基金资助项目,为近百名家庭经济困难、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学子提供人文关怀和经济资助。

    构建“1314”育人模式 以文化人

      学院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开展助学育人工作,融入专业特色,创新构建“1314”育人模式,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在资助过程中引导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自立自强自信。

      学院开设“院长思政第一课”,学院主要领导聚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主题,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和师德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形成习惯,强化自身专业本领和师德建设,争做新时代优秀教师。

      学院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文化支教、援藏援疆支教等活动,带领学生深入乡镇、农村,让学生在支教实践中深刻体会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学院举办以“青年当自强,筑梦向未来”为主题的“牵手阳光”十大自强之星评审活动,发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优秀学生典型,推选一批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典型,宣传他们艰苦拼搏的先进事迹,着力营造昂扬向上的自强文化氛围。先后举办“爱国感恩情主题故事会”“书法传承感恩,共创魅力校园”书法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以文传情、以文化人。

      学院强化勤工助学中心建设,组织“感恩于心,诚信于行”诚信感恩教育活动,宣传诚信、感恩的思想;开展图书馆、公寓打扫等义工服务,培养学生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品质。

    提升“发展型”资助育人成效 助人自助

      学院扎实推进“发展型”资助育人,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助力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将资助育人和学生自助结合起来,着力培养自立自强、创新创业精神,将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发挥资助育人功效,强化文学类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实效。

      学院开展“中秋团圆情,共筑梦想路”中秋座谈会,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座谈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校园比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锻炼能力。积极开展学院层面和班级层面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落实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就业重点人群。清楚了解学业困难、家庭困难、需要心理关怀的学生群体情况,促进学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学院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中心,全心全意服务毕业生,为毕业生就业搭建桥梁。此外,学院还积极开展“普通话考级经验分享会”“大学英语四六级经验分享会”,邀请高年级学生详细介绍考点,分享考试策略和高效准确做笔记的方法等,助力学生顺利通关普通话考级和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 (梁海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