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璜泾镇雅鹿村的田野一片金黄,丰收在望。短短十几年间,雅鹿村村集体收入迅速提高,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6万元。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反馈的2023年乡村振兴统计监测评价结果,太仓市总指数85.2,远超全国平均总指数71.2,在全国县级市中排名第一。
不起眼的贫困村变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是江苏省太仓市在全县域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作为苏南地区重要的农业板块,近年来,太仓市坚持“现代田园城 幸福金太仓”发展定位,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绘就了一幅业兴、景美、人和、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好风景。
绘就和美人居“风景图”
近年来,太仓市城厢镇万丰村围绕“稻香、水乡、书香、花乡”发展定位,通过125积分管理办法、宅基管家、最美庭院评选等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万丰村的田园美景是太仓市开展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缩影。2023年,太仓市持续培育中国传统村落和省特色田园乡村,特色康居(宜居)村占比达100%,荣获全省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县称号。
阳光温暖的午后,沙溪镇中荷村的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中荷村党委书记徐建新介绍,村里精心打造了配餐室、棋牌室、农家书屋等多个民生服务站点,并推出了“银荷课堂”“七彩夏日”暑托班等系列特色文化服务项目,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2023年起,太仓市重点推进“1+1+9”乡村振兴片区规划建设,连片、组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夯实农业景观基底、讲好农耕文化故事、加速农旅版图扩围。2024年上半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839.95万人次,营业收入7.24亿元,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画出文明乡风“同心圆”
初秋的傍晚,璜泾镇永乐村的海棠邻里驿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驿站的戏曲活动室,“村级主理人”倪善明正带领10多名戏曲爱好者排练沪剧唱段。倪善明每周都会在村里免费开设文化艺术、戏曲舞蹈等课程。
村民变“主理”,旁观变参与。永乐村党委书记朱雪琴介绍,除了文体娱乐活动外,村委还鼓励“主理人”围绕小区改造、文明创建等社会治理的不同内容,带领更多村民参与其中。
认真执行垃圾分类5分、有良好家规家训2分……在雅鹿村,家家户户都有一本家庭诚信积分手册。雅鹿村将村规民约进行细化,从农房翻建、环境卫生、邻里关系、婚育新风等十大方面进行赋分,每年年底根据积分评比推优。
“年终时,村民可以凭借‘家庭诚信积分卡’上的积分换取奖励。”雅鹿村党委副书记周磊介绍,全村涌现出一大批孝老爱亲、妯娌和谐、好学明理的优秀家庭。
起源于雅鹿村的文明家庭诚信积分管理工作,目前已推广至苏州全市,并于2022年8月,作为全国首个乡风文明领域地级市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记者走进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的秸秆饲料厂,几台秸秆打包机正在紧张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包包圆柱形的秸秆青贮包加工成功后,通过旁边的夹包机运送到放置点整齐码放,为下一步牛羊饲料的加工做好准备。
东林村党委副书记张卫青介绍,为了实现农业秸秆的变废为宝,东林村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建立秸秆饲料化产业研究院,通过研制生物发酵饲料,建设电气化秸秆饲料厂,把“没人要”的秸秆变成了“宝贝”,实现了农业增效、种养双赢。
日加工能力200吨的豆芽生产基地、年加工能力3万吨的秸秆饲料厂、年加工能力10万头的肉羊屠宰场……东林村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太仓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顾强告诉记者,今年,太仓市围绕创建国家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拓展生态循环模式,年内新增各类循环发展面积1.5万亩以上,实现有机废弃物处理量6万吨、有机肥施用面积7万亩。
一条向“绿”而“兴”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太仓这座“现代田园城”愈发清晰而宽广。
(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王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