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文化评析】优质文化资源如何直达基层

    作者:丁兆丹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25日 10版)

      【文化评析】 

      “一个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图书天堂”——近日,北京城市图书馆从来自10个国家的16家图书馆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颁发的“2024年度公共图书馆奖”。这是中国首次荣获此项世界公共图书馆界最高荣誉。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成立于1927年,是世界图书馆界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专业性国际组织。“公共图书馆奖”旨在表彰年度全球范围内新建开放,在建筑功能创造性、数字化和技术解决方案、提升本地文化等多个方面取得综合性成就的公共图书馆。

      钢琴音乐会、非遗技艺体验、“中国咖啡故事”展览……来到北京城市图书馆,人们遇见的不仅是阅读,更是精彩的文化之旅。开馆近10个月,北京城市图书馆到访人次突破330万,成为备受市民喜爱的新晋“打卡地”。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代表,北京城市图书馆走出了一条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新路径,展示了公共文化空间“书卷气和烟火气兼而有之”的更多可能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对公共文化空间的期待从过去“有没有”“多不多”升级为“美不美”“好不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加快优化公共文化空间,大力提升文化服务品质,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时代必答题。

      优质文化生活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公共文化空间的数量和覆盖面不断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提高。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传统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形成蓬勃繁荣的城乡文化新场景。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文化馆3516个、博物馆683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余个,广大农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一个个公共文化空间不仅在个人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激发城乡活力、涵养城乡文明、助力城乡发展注入更多动能。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公共文化空间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更优路径,在提升公众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文化空间,文化是灵魂。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人们的心灵港湾和精神家园,理应富有文化气息和生机。而传承与创新并进,与时俱进更新自我功能,不断挖掘并激活深层次文化意义,正是公共文化空间拥有生命力和时代感的内在要求。当前,各地公共文化空间积极创新求变,或跨界发展实现业态融合,或借助科技之力加快蝶变,或突破人群圈层激发活力,一大批有特色有品位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先后涌现。比如,江西资溪“24小时微型图书馆”让阅读不打烊,广西涠洲岛“海岛智慧书房”无人值守、完全自助,广东广州“天河湿地文化角”融美术馆、图书馆、咖啡馆等功能于一体。新时代的公共文化空间,不仅是收藏、阅读、展览的空间,还是提供教育项目、文化活动、信息资源的综合体,成为助力个人发展与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

      文化空间,是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空间,为了避免徒有其表、流于形式,做好供需对接是关键。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当以基层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和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切实增强文化服务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具体而言,文化空间建设既要关注亲子、养老、议事等便民服务的刚性需求,又要考虑阅读、教育、社交、分享等文娱休闲的软性需求;文化空间既要有大而全的综合服务中心,还要有小而美的各种特色生活场景。如四川成都中海社区“漫生活服务馆”开展亲子教育、便民政务、公益慈善等多项服务,浙江近2万个“农村文化礼堂”就近提供为民服务等,都是因地制宜打造文化空间的有益实践。

      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需要持续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理念,引导更多文化资源主动走向基层。在实践中,一些公共文化空间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如打造“15分钟阅读圈”、文化特派员下基层、“图书馆流动车”进农村社区等,把文化资源送到人们的家门口。还要看到的是,当前基层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仍存在一定短板,优质文化资源供给相对不足,文化空间布局运营、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等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任重道远。

      向着更美好的未来,需要更加注重以人为中心推进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探索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更优解,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丁兆丹,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