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光明时评】多措并举促进智慧文旅发展

    作者:齐翊帆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23日 02版)

      【光明时评】 

      近日,北京王府井EDCC艺云数字艺术中心亮相,2024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如期启幕,一批文旅项目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精心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让游客在光影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项目不仅依赖实体空间呈现,更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游客深度参与,重塑文化与旅游的传播方式,推动文旅产业向智慧化方向发展。

      作为文旅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智慧文旅是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文化旅游体验的新模式。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入,让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不再只是停留于形式,而是推动文化资源实现创新与重构,为文化传承发展开辟新路径。

      政策支持为智慧文旅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和支持文博场馆、考古遗址公园、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主题公园、演艺场所、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XR)、元宇宙、裸眼3D、全息投影、数字光影、智能感知等技术和设备建设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山西“晋祠虚拟世界探索之旅”项目,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晋祠的历史文化,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沉浸于厚重的文化氛围之中。在多地上演的无人机表演通过灯光与音乐的结合,为游客展示了现代都市繁荣与科技文化交融的场景。多地积极打造沉浸式文旅产品,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为文化遗存、城市风貌的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途径,让游客获得更为愉悦的游览体验,也为城市文旅产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智慧文旅的潜力将不断释放。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为主的服务技术和应用场景逐渐成熟,文旅项目将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升文化体验的互动性与参与感,让游客不再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文化体验的共同创造者。智慧文旅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将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助力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强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毋庸讳言,当前智慧文旅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部分项目技术应用过于单一,过度炫技而忽视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未能凸显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陷入同质化困境。一些项目在市场化运作中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声量大、收益低,行业协同不足。此外,智能服务和数据整合也多处于起步阶段,与真正的智慧化体验还有一定距离,在游客数据的隐私保护方面也有提升的空间。如何更好实现技术创新与文化内容的有机融合,是发展智慧文旅无法回避的问题。

      解锁智慧文旅新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牵引和指导。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智慧文旅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地方根据各自的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文旅项目。市场监管是智慧文旅健康运营的保护盾。相关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智慧文旅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应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保障市场有序运行。同时,还应重视技术手段在监管中的应用,优化管理的生态系统,以游客为本,提升服务质量与意见反馈效率,以增强智慧文旅的用户体验。

      行业合作是智慧文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智慧文旅走向成熟,还需要推动文旅行业与科技企业深度合作,推动技术深入应用,确保技术与文化内容紧密结合,共同研发出更具创新性和文化吸引力的产品与服务。值得指出的是,智慧文旅不仅需要技术升级,更需要文化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多样化表达。唯有不断提升智慧文旅的文化内涵,凸显文化特色,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再好的智慧文旅项目,也需要人来操作和落地。智慧文旅产业既需要具备高文化素养和一定文化策划能力的技术研发人员,也需要能够理解和应用前沿技术的文化专业人才。可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引进等机制,加快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智慧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作者:齐翊帆,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