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08日 星期二

    以特色发展扭转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

    作者:赵婷婷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08日 14版)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发展进程中,相比于本专科教育规模增长,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较慢,到2022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数为360多万人。如果从绝对规模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体量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但若从相对规模来看,我国研究生在校生数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不到10%,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情况,研究生教育层次占比一般在30%-40%之间。这就是说,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研究生教育规模与高等教育规模整体水平是不匹配的。提高研究生教育占比是必然之举,是达到更为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专业教育,它与初等和中等教育最大的不同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在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甚至大众化阶段,本科教育的专业性仍然较强,但是在普及化阶段,这一点开始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教育,因此,在本科阶段,高等教育变得更加宽口径、通识化、跨学科,而更为精深的专业教育已经逐渐被上移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同时,近年来高新科技的发展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从业者有更强的专业知识,也要求他们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而这些都不是仅仅通过本科教育就能达到的目标。因此,接受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未来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只有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才能满足个体和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迫切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被看成是一种“精英教育”,其规模较小,且大多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进行。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地方高校甚至应用型高校加入研究生培养队伍中来是必然趋势。这一趋势有其积极因素:第一,研究生培养需要资金、设施、教师等各种资源的投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规模不能无限扩大,因此,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势必要吸纳更多类型的高校加入其中;第二,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地方高校以及应用型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些类型的高校可以通过研究生教育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学校管理水平以及本科教育水平的提升,并带动学校办学整体水平不断向前发展;第三,在地方高校以及应用型高校发展研究生教育,有可能探索出不同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由于这些高校与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资源条件等都不同,因此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及模式也应有所不同。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一直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同质化问题,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单位的同质化造成的,因此,如果更多地方高校以及应用型高校加入研究生培养当中来并探索不同的研究生教育模式,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当然,也应该看到,与那些具有多年研究生培养经验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比,近年来获得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单位,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还比较缺乏经验。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或将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得到解决,但是,一些观念和认识上的深层次问题,却需要防微杜渐、认真对待。第一,要警惕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倾向,不应把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办成“本科加强版”。一些新获批硕博点的培养单位,由于对研究生教育缺乏深入理解,认为在本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几门课程和学位论文,就达到了研究生教育的要求。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需要重新设计培养方案,并应与本科培养方案在层次和水平上有明显差别。第二,要防止研究生教育单纯追求学术化的倾向,研究生教育的水平不应只通过学术性来体现。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很容易把学术性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代名词,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都是精英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术型人才。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当今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早已超出学术型人才的范畴,扩展到职业、行业专门人才领域,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就是以培养工程、法律、教育、医学等领域的职业类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第三,要避免研究生教育模式单一化倾向,探索研究生教育模式多样化发展路径。研究型大学虽然在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方面拥有较丰富的经验,但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并不是唯一样板。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在一些地方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布局研究生硕士点和博士点,就是期望这些高校能够探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使研究生培养能够更好地融入产业和社会发展之中。第四,要杜绝研究生教育功利化倾向,培养单位应切实承担起培养责任,保证培养质量。不能否认,一些高校还存在着重申报、轻培养的问题,过分看重学位点的功利价值,却忽视了所应当担负的培养责任。拿下学位点固然能够使学校办学提升层次和水平,但若不能保证培养质量,最终只会对学校产生更加负面影响。

      要预防和杜绝以上问题,首先,新增学位点单位要澄清认识,树立正确发展观念,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切实肩负起保障和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责任;其次,在加强对兄弟院校办学经验的调研和学习基础上,勇于改革创新,努力探索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走出自己的研究生培养特色发展之路;再次,新增学位点单位要加强政策、制度、资源等各方面的保障,为学位点建设、研究生培养提供有力支持;最后,应建立起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新增学位点高校培养质量的评估和检查,高校也应发挥主动性,构建起完善有效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以确保我国研究生整体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作者:赵婷婷,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