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我所工作的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达6.8万亩,共有652种植物,森林覆盖率超90%,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之一。作为全国首家“零碳旅游景区”,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在文旅业中率先跻身“零碳圈”,打造减碳IP,推动低碳传播,把减碳降碳作为绿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碳汇地。为了减碳降碳,我们着力通过管理提升和技术手段革新,努力让温室气体总体保持零排放,并开展公益树苗认植等行动,让绿色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全社会做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深挖森林碳汇潜力,能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园区仅水杉林就达1.5万亩,每年“吐”氧3300吨。针对这些特点,我们积极开发林下经济,发展铁皮石斛等中草药种植绿色产业。当前,我们已通过碳资产质押进行融资,资金用于购买树苗和林场日常维护,并追加林场碳汇收益权质押的授信方案,为金融支持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探索新路径。
从曾是不毛之地的沿海荒滩,到满眼绿色的森林公园,几十年的巨变见证了老一辈森林人的筚路蓝缕,也见证了新一代森林人的漫漫求索。园区自营收入从2020年的4400万元提高到2023年的1.56亿元,取得了好成绩,也为文旅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不断积累新经验。下一阶段,我们将锚定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的目标,坚持用绿色赋能低碳发展,不断提升品牌价值,让所有来到这里的人身心愉悦,畅享更加美好的绿色生活。
(本报记者李健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