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23日 星期一

    守护高寒湿地有了“家”的支撑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副站长 刘建亮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23日 07版)

      【一线讲述】 

      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高寒湿地主要的集中分布区。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活跃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开展了高原湿地生态修复、沙化土地治理、高寒草原生态保护等工作,为揭示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体系作出了贡献。

      很荣幸,我也是其中一员。

      作为特殊的湿地,泥炭地是重要的土壤“碳库”,在全球辐射平衡中一直发挥着“净冷却”效应。若尔盖湿地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泥炭地,其发育历史可追溯至一万余年之前。但是,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高寒泥炭地发育的稳定环境正在被打破,土壤“碳库”的稳定性面临巨大挑战。

      理清高寒泥炭地碳循环过程及调控机制,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泥炭地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我们扎根高原不懈探索的重大动力。

      过去,我们满脚泥泞从野外采集样本回来后,需要将它们送至成都的实验室进行处理。我们既忧心科研周期被延长,更担心样本在运输途中可能因保存不当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今年7月,我们有了自己的“家”——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利用自己设计开发的野外监测系统,我们基本实现了数据的高效采集、存储和自动化传输,大大提高了野外数据的监测精度、采集密度和观测项目的综合性,极大提升了科研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准性,并将助力该区域系统性科学研究,提升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发与推广能力。

      高寒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发展需久久为功。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发挥野外台站的平台优势,通过跨学科、跨部门与紧密的国际合作,以国家生态安全和全球湿地生态发展需求为导向,致力于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研究和可持续利用的实验示范工作,为我国高寒湿地科学研究和保护及全球湿地保护事业提供重要的科技创新支撑。

      (项目统筹:本报记者 方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