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学院秉持“勤学、务实、圆融、卓越”的校训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结凝炼了“学科专业匹配度、地方经济契合度、项目发展持续度、社会合作稳定度”社会实践“四度”理念,推动“三下乡”活动深入乡村,积极打造“田野里的思政课”。今年夏天,学校组织1000余名青年师生从校园“小课堂”走向田野“大课堂”,在“三下乡”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积极建设“红色范、专业度、乡土趣、民生调、文化味”思政课品牌,效果良好。
突出“红色范”
学校党委宣传部“‘衡’心聚力,工业三进”宣讲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工业老城精彩蝶变”实践团走进小学、企业、园区,结合湖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开展“衡阳工业百年”“三高四新·社科解码”宣讲活动。学生工作部青春励志宣讲团发挥朋辈教育优势,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所学所悟,向衡阳市祁东县蒋家桥镇的少先队员、共青团员讲述革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湘韵学脉,奋进传承”实践团赴湘南学联纪念馆学习调研,以湘南学联学生运动为原型创作历史情景剧。
贡献“专业度”
学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共护诗画万丈田,同筑百年乡村梦”实践团以“挑战杯”项目为基础,把实验室搬到永州市江永县的田地里,对农田“把脉问诊”,将自主研发的土壤调理剂“田康灵”应用于江永县土壤治理,并与当地2个村联合成立防治示范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团深入衡阳松木经济开发区重点化工新材料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研究成果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转化,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医药化工产业发展。该团队调研实践成果获得2024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一等奖。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震守诗画乡村景,共筑百年中国梦”实践团深入四川“5·12汶川地震”遗址调研考察,了解西南地区村镇建筑减震隔震情况,并宣传推广自主研发的“减隔震专利技术”。
打造“乡土趣”
学校设计艺术学院“彩墨乡语——墙上的乡村故事”实践团结合专业特长,在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绘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墙画,把村里曾经不起眼的土墙,改造成一个个新晋“打卡点”,今年又在原有基础上设计了“粮食博物馆”墙绘,并受邀赴宁乡市金洲镇颜塘村绘制未成年人保护、荷塘田趣、乡村风尚墙绘。校团委湖小青“菜篮子”实践团深入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揭秘“菜篮子”的财富、科技密码,设计“菜篮子”特色系列农文旅产品,助推乡村振兴。
弹唱“民生调”
学校智能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青年之家”“儿童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平台,连续2年面向青少年、儿童开展“3D打印”“少儿编程”等科普知识宣讲活动,通过互动式、体验式教学,让青少年用3D打印技术定制化生产自己的玩具,在寓教于乐中点亮孩子的科技梦想。安全与管理工程学院“蒲公英安全教育计划”实践团在衡阳市珠晖区中小学连续9年开展安全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向2万多名学生宣讲安全知识。体育教学部“舞艺兰馨,舞伴童行”支教团送“美育”课程到衡阳市东阳渡镇中心小学,开展排舞教学与培训。团队与该校学生携手亮相2024年全国民族原创排舞大赛舞台,获得普通高校乙组小集体自选项目一等奖。
彰显“文化味”
龙身蛇形太极拳湖南工学院传承基地“青”掌太极团队结对衡阳市珠晖区狮子山小学、大华社区、东方里社区,开展太极教学、太极漆扇、小锦问诊等活动52场。“石榴籽”团队走访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东盛村80余村户,开展柒扇制作、拓染扎染等非遗交流体验活动。理学院“‘醋’类拔萃”实践团深入益阳市桃江县武潭镇,学习传承古法时令醋制作技艺。
湖南工学院青年师生怀揣青春理想,走向广袤河山,深入田野乡间,走进百姓心田,在社会课堂中涵养家国情怀、找准人生航向,在田野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培养奋斗精神,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作者:刘龙昌 毛娜 许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