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思】
她被誉为“北大奇女子”,一生开创了多个“第一”:创立全国性的比较文学专业学会,建立全国第一家比较文学专业研究机构,开创全国首个比较文学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建成全国首个比较文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24年7月27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乐黛云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乐黛云曾如是说。曾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和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的她,一生致力于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和中外文学对话。
“乐黛云先生是当代中国具有不懈革新意志的学者,她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主要奠基者,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奋力拓荒人。我们众多学者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奋然前行,她的人格魅力和成就塑造了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学科的精神气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学研究的路径。”乐黛云的学生、北京大学中文系原系主任、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怀着沉痛的心情说。
1931年,乐黛云出生于贵州贵阳一个书香门第。1948年,17岁的乐黛云考入北京大学,原报考外文系,因沈从文欣赏她的入学考试作文《小雨》,遂与中文系结缘。1949年7月,乐黛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同学们一起参加北平的地下党工作,积极巡逻护校。1950年,作为第二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的学生代表,乐黛云访问苏联。
1952年,乐黛云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同年,乐黛云与汤一介结为连理,二人相知六十余载,一位躬耕文学领域,一位潜心哲学研究,成为未名湖畔著名的学术伉俪,桃李满天下。
“作为一个中国学者,做什么学问都要有中国文化的根基。”这是乐黛云的信条。乐黛云师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人王瑶,她最喜爱的中国现代作家是鲁迅,同时坚持苦读《诗经》等中国文化典籍。
在乐黛云看来,比较文学的研究一定要从中国文化出发,不能随波逐流。
20世纪70年代,乐黛云在北大率先将鲁迅、茅盾、巴金等中国文学名家的作品讲授给各国留学生,开一时风气之先。1980年,她发表了题为《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论文,全面论述鲁迅、茅盾、郭沫若三位文学巨匠与尼采的关系,影响深远;她编译了《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助推了国内的鲁迅研究;她开设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和西方”,广受好评。
在乐黛云的学生、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张辉眼中,乐黛云的比较文学研究之道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多元之美”。乐黛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而这种思想为多元文化共存提供了不尽的思想源泉。
乐黛云曾说:“总是要创新,要走新路。”1985年,在乐黛云的推动下,中国第一家专业比较文学研究机构——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成立。同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深圳成立。1987年,乐黛云的专著《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季羡林先生认为读此书“如入宝山”。她的《比较文学原理》《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跨文化之桥》《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等著述,都为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998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被正式确定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形成了完整的学科建制。在乐黛云的感召下,一批学者投身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研究蔚然成风。而今,全国各大高校、研究院所已普遍建立起比较文学的硕士、博士点和流动站,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在国际比较文学界发出了中国声音。
“既开风气也为师”,是学界同仁对乐黛云的评价,但乐黛云却谦虚地认为自己只是个“鸣锣开道,打扫场地”的人。乐黛云从不居功,始终保持谦逊包容的心态。
在乐黛云的学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张沛看来,乐黛云一生始终将自己和祖国的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比较文学事业像是她的爱子,在母亲眼中,孩子永远都需要关爱呵护。她将真实的生命经验,投入时代的洪流”。
(本报记者 谢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