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治理之道,自在巴山渝水间

    ——重庆市创新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26日 05版)

        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街道白象居小区创新建立志愿服务站及“白象好街坊”志愿服务队,形成议事协商、矛盾调处、邻里互助等居民自治机制,为这里开拓文旅新场景建立了良好基础。以上图片分别为白象居空中连廊外景和白象居内部的墙画。资料图片

        在重庆两江新区金山街道“社区学院”竹笛社团的课堂上,老师(左)正在手把手教授社区居民竹笛演奏技巧。资料图片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仙桃国际大数据谷。资料图片

      2024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听取当地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等情况汇报,观看系统应用演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城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首要的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预案、精准管控、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各类事态,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山岭层叠间,两江汇合处,重庆的城市治理所面对的挑战,不止在于它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游人摩肩接踵的洪崖洞,散客居民密集交织的白象居,车流络绎不绝的跨江大桥,建于峭壁上的兰英大峡谷挂壁公路,处处显示出治理场景的紧急性和复杂度;

      山川纵横、坡高崖陡的地势,沿江而展、依山而建的城市楼群,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城市特点,时时考验着城市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2024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听取当地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等情况汇报,观看系统应用演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城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首要的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预案、精准管控、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各类事态,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在科学指引下,重庆的城市治理,能否沿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的方向,蹚出一条遵循自然规律、顺应社会发展脉络、符合自身特色又不负时代使命的发展之路?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走进重庆,看这座城市如何在巴山渝水间寻找治理良方,如何在创新探索和汲取群众智慧的实践中破解治理难题。

    1 在“山水网”中追高效率

      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重庆,从古至今吸引着文人驻足、游人纷至。绵延的巴山、纵横的渝水赋予重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为山城的立体空间艺术提供了广阔灵动的“背景墙”。

      然而在这宏大的景致之下,当地人的日常生活,长久以来面对着具体又难以解决的“窘困”,包括交通的相对不便、平坦空间的相对匮乏。李商隐怀念故人的“巴山夜雨”、李白乘坐轻舟驶过的“万重山”,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城市治理的重点方向不得不向影响城市的气象、地质、交通等方面延展;也意味着这里的城市治理工作者,不得不以更高的效率,穿越山水相间的阻隔,第一时间带着有效方案,抵达解决问题的现场。

      超大城市治理在重庆,有着提速度、追效率的“天然命题”。

      “多年来,我们把城市当作一个有生命的整体。”重庆市市政信息中心主任郑大海对城市治理建设的比喻新颖却通俗易懂,城市治理“中枢神经”与“前端触角”的信息传导和密切配合,事关城市居民的安康和幸福。

      调研组在具备“中枢神经”功能的渝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亲历了一场高效化险为夷的风险处置行动:警铃响起,一条预警信息在大屏幕上弹出:“渝北区茨竹镇地质灾害风险点的数据指标超过阈值”。伴随水文、地质等数据的时刻变化,指挥大厅进入紧急状态。坐镇大屏幕前的各部门人员紧张忙碌,却有条不紊——

      治理中心立刻向茨竹镇发出预警,边通知平安法治岗人员,边调派无人机巡查现场;城市规划与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危岩地灾风险管控系统监测实时变化;公安部门协调警力对地灾点下方公路进行交通管控,同时将预警信息告知毗邻的四川省广安市……

      线上线下联动协作,精确掌握了地灾风险点周边蠕滑变形的情况,面临危险的5户18人得以及时撤离。

      “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这个‘中枢神经’,能指挥各方集中力量高效解决城市治理具体问题。”渝北区治理中心工作人员刘瀚阳介绍,重庆市在各级行政区划建立了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针对不同的事件场景设置了处置预案,由市城市管理局牵头建设的设施运行板块前期已接入应用系统27个、事件50件、数据810项、物联感知设备37.94万个。

      各级行政区划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是构建整体性数字城市管理体系架构的一部分,建起来难,但势在必行。仅从中心城区那28座跨江大桥熙来攘往的车流中,调研组便可感知城市治理工作者肩上保交通运行、保桥梁安全的压力。

      针对交通特点,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探索打造了桥隧智慧管理系统。“目前,28座跨江大桥中已有24座建设了健康监测系统,可详细掌握大桥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等级。”在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科技信息处干部林海手所指的大屏幕上,曾家岩大桥及周边的实时状况一目了然,大桥的应变、挠度、位移等物联感知信息清晰明了。

      “一旦出现桥梁预警信息,可通过在市、区县、镇街三级中心预先配置的智能预案,及时启动‘多跨协同处置’,通过风险普查、监测预警、分析研判、调度处置形成完整闭环,让城市桥隧更加安全。”林海介绍。

      调研组行至水土新城大桥时,无人机敏捷地从桥面飞向梁底,为桥梁进行“全身扫描”;爬索机器人在斜拉的钢索上,自动识别并记录钢索的腐蚀、老化等信息,即时传输至桥隧智慧管理系统。市政工作人员把这个过程称为给桥梁拍“动态心电图”,把得到的数据信息称为“生命体征”,这是调研组在重庆城市治理工作场景中听到的高频词。

      水电气讯桥隧轨都有“生命体征”,街道、社区、农村也有。在渝北区双龙湖街道龙顺社区,化粪池监控系统会实时感知池内温度、超期浓度等“生命体征”,并提前预警;停车监控系统能分析预留消防通道,保证消防车辆通行。

      “在重庆市这个整体性的大生命体中,我们社区只是一个细胞,但每个细胞的‘生命体征’都很关键。”龙顺社区党总支书记蔡英俊把城市治理信息传输的效率看得很重,街道、社区、农村作为数字化城市运营和治理的“前端触角”,所感知的信息,将迅速而精确地为“中枢神经”的决策提供依据。

      唯有如此,人们“共剪西窗烛”的生活安稳度、“千里江陵一日还”的交通通达度方能实现。从事城市治理的干部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2 在“坡坎崖”上寻精细度

      山城起伏错落、道路凌空而建,重庆“水道纵横”“坡坡坎坎”的特点十分鲜明。朱自清曾写道,“坐滑竿上下坡,一是脚朝天,一是头冲地,有些惊人”。今天,“滑竿”这类交通工具已不复存在,但慢行系统仍然难以在山城发展。

      “勒个陡的坡坡,啷个骑得动自行车嘛?”“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停车地能隔一座山!”市民出行和停车曾是难题,毕竟,平坦完整的停车区域在重庆市中心是稀缺资源。

      “利用数字化手段设计一个便利出行的平台,有效解决停车难等问题,成为城市管理部门重点研究的方向。”重庆市停车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张鹏介绍,如今,在重庆中心城区,停车难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缓解。

      的确,调研组到达车流密集的渝中区儿童医院时,停车场完全没有拥塞现象。“我已预约了停车,如果没有预约可通过手机程序找附近的停车处。”网约车司机黄强掏出手机,点开一个叫做“重庆停车”的小程序介绍道。“重庆停车”是“渝畅停”应用系统中的小程序,目前汇集了中心城区1.2万多个停车场、357万多个停车泊位的基础数据,接入了渝中、江北两个试点区近260个停车场、6万个泊位动态数据。

      跟随数据到达具体地点,能看到那些边边角角的小空地、小坝子都被利用了起来。“停车资源紧张,我们必须把‘精细’二字落在实处。”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安监处副处长吴应奎介绍,“渝畅停”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叠加到电子地图上,再与归集的停车资源规划数据结合,就形成了“停车资源一张图”。

      通过这张“图”,市民和管理部门都可直观了解当前城市停车场数量、空余停车位及停车后续保障能力等信息。张鹏介绍,停车管理涉及公安、住建等多个部门,“渝畅停”依托三级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现了跨部门的业务流转。同时,有关部门还能借助数据进行综合研判,为整个交通系统作服务支撑,为缓解交通拥堵提供助力。

      听需于民、问计于民,城市治理工作者把“办公室”搬到了群众集中的地方。在渝北区回兴街道,居民代表广泛参与的“城管议事厅”,设在风景秀美的木鱼石公园旁。“声声入耳、事事上心”,城管支队、双湖路社区的干部,把群众的意见建议一一写进治理工作计划表。

      “城市治理要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细劲儿!”群众的呼声被干部采纳。渝北区的渝鲁园,把高架桥下的空间也利用起来,不仅建设了防护绿地,还通过地面铺装的设计、空间色彩的搭配,打造了邻里展示空间、健身漫步道、运动场、儿童活动室等区域。这个晴天遮阳、雨天避雨的“美丽一角”,如今已是周边群众“享受生活的休闲去处”。

      因为“惜地如金”,“坡坎崖”旁边的地方被人们称作“金边银角”,甚至“坡坎崖”本身也成为利用对象。在山势陡峭的巫山县,当地人用“破碎”二字来描述其地形。调研组了解到,巫山县曾因基础设施建设、土壤退化、自然灾害等原因,形成各类“坡坎崖”260余处,平均坡度大于45°。

      “坡坎崖”复绿工作中,水利、住建、交通、城管、规资等多个部门都参与进来。几番努力,绿化率增长15%以上。然而当地并不满足,那些“绿而不靓”的“坡坎崖”得以继续改造,山地城市“坡坎崖”立体绿化工作向数字化努力转型。

      “什么样的坡种哪种植物,什么样的坎采用哪种灌溉方式,什么样的崖壁采用哪种美学设计”,都得以细致规划。“一坡一策”方案的实施,设计、建设、管护全链条综合监管系统的建立,使“坡坎披‘绿毯’,荒地变游园”的目标,在巫山逐渐成为现实。

      两年多前,在佛图关公园那片绮丽花海中,轨道列车穿行而过的场景惊艳全球、风靡网络,市民游客争相拍照打卡,媒体称“开往春天的列车,从重庆开向世界”。

      从未到过此地的网友们也许不知晓,这一美景,正是来自“坡坎崖”绿化美化项目。那些缤纷绽放的丛生紫薇、美人梅、木春菊、鸢尾,早在“开往春天的列车”深受热捧之前,就已得到持续、精心的照料。

    3 在“烟火气”里酿人文美

      几江碧水,数岸青山,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重庆,在城市治理上蹚出了一条区别于其他超大城市的发展路子,但避不开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共性问题——多种类型居民区混杂的社区或街道,如何使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志向爱好等大不相同的人群和谐共处、美美与共,共享美好生活。

      两江新区,一个多元化居民区,面临复杂治理难题的地方,最终在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需求和城市治理新需求的结合点上,找到了突破口。

      傍晚时分,走进大竹林街道星汇社区的文化空间,只见“AI写作班”“茶艺社团”“插花社团”挤满了年轻“白领”;在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的画室里,不同小区的老年人齐聚一堂,临摹油画,为即将到来的社区绘画比赛作准备;在康美街道金竹苑社区,诗歌沙龙社团热情洋溢的朗诵声,吸引着周边小区的群众跃跃欲试,并加入其中……

      这些社团,均来自创新推出的基层治理平台——“社区学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群众在文化、艺术、审美等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呈现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特点。”两江新区管委会宣传部部长杜术林向调研组讲述建设“社区学院”的初衷时说,“我们曾思考,我们可否顺应规律、找到方法,实现‘兜底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

      2023年,两江新区试点开设“社区学院”,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引导居民按照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自主分组建立社团。具备实用性、时尚性、人文性、艺术性的课程,开始润物无声地培育着街道社区的文明素养。

      从“被动地来、怀疑地参加”,到“积极地来、呼朋唤友地参加”,仅一年多时间,“社区学院”相关活动的参与量达10万余人次。一个民族舞社团的女士告诉调研组,她家里3口人参加了8个社团,而她自己也深受“干部同学”影响,成为社区议事代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别看这个嬢嬢年纪大了,像她一样身心健康的嬢嬢能影响一个家庭;家庭之间相互感染,能给社区和谐带来坚实基础。”大竹林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王燕从事德育工作超过20年,她坚信干群之间、邻里之间潜移默化的、发自内心的交融,是基层治理的“上上策”。

      “当邻居成了同学、陌邻成了睦邻、熟人成了榜样,邻里纠纷数量大幅减少,凝聚力越来越强。”杜术林总结道:“再往深了看,一个单纯的生活空间成了精神家园,使我们达到了一个城市治理的新目标。”

      动态发展的城市,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解决新问题。渝中区白象居小区所面临的问题,很难找到参考样例——“网红”背景下,解决不同居民盘根错节的矛盾。

      白象居这个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建筑落差38米,20多层建筑无电梯,周边空间狭窄,但因其多维立体的独特造型和看山望桥的绝佳视野,成为各类影视作品的取景地,深受游客网民青睐。于是,出现了三组虬结交织的问题——小区承载能力薄弱与流量“超载”之间的矛盾;中间楼层与高低楼层之间的利益矛盾;游客想看、商户想赚、居民不干的三方矛盾。

      在这个城市烟火气浓郁的地方,渝中区在强化文旅配套保障、推进消费场景提质升级等措施之外,找到了人情味浓郁的路径——居民自治和志愿服务结合。创新建立的志愿服务站及“白象好街坊”志愿服务队,不仅将服务范围扩大到议事协商、矛盾调处、邻里互助等居民自治领域,而且挖掘树立居民典型人物,充分发挥“头雁”作用。

      人人参与、群策群力,几番努力下,环境面貌迅速改观,居民投诉率下降九成,各方矛盾得到缓解。“走廊经济”产生的公共收益,在保障旅游秩序运行的同时,通过规则反哺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居民、游客、商户的诉求,使之形成了利益趋同的共同体,“游客可看、商户能赚、居民愿干”的主动局面正逐步形成。“如今我们可以腾出手来,专注地研究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渝中区朝天门街道党工委书记段陈缅说。

      “生活在市井文化深厚的重庆,人们很看重城市的一方烟火气。”一些来自城管、市政部门的干部有了这样的认识,“一座城市美不美好,关键看生活其中的群众安不安全、方不方便、幸不幸福”。调研组一早来到南川区时,看到一些小区门口和人行道上,整齐地排列着蔬菜水果的售卖摊位,居民提着菜篮徜徉其间。

      这是“潮汐摊区”,由城市管理部门会同街道划定专门区域,供菜农果农贩卖经营,实行定时定点管理。每天6点至9点、16点至19点,流动摊贩可在规划好的地点摆摊售货。

      “城市治理进程中,如何平衡城市秩序与群众诉求,如何实现烟火气与洁净美结合,‘潮汐摊区’这个创新做法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南川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姚涛说,“城市治理小问题背后,往往蕴藏城市治理大智慧。它们犹如镜子,能照出城市治理的精度;又如温度计,能衡量一个城市的人文关怀。”

    4 城市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在超大城市,人口、交通、金融、服务和信息等要素广泛聚集并高速流动,治理场景复杂,新问题会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涌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城市治理新路径,需要不断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创新实践。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其在城市治理中形成的经验,值得参考借鉴。

      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是城市治理的必由之路。当前一些地方通过打造“城市大脑”实现了对数据流量的汇聚集中和优化运用,依靠数据“辅助决策”,实现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在进一步加强城市治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的建设中,需更合理地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数字城市建设。重庆市通过数字化建设,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系统联动,推进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这是其不断增强治理能力的重要原因。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和有机体,打造安全城市,要用系统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兼顾各方需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安全系统。重庆市注重跟踪掌握“城市生命体征”,构建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机制,利用数智治理构建安全体系,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城市安全监测网络,促进城市安全领域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各类安全事件高效联动处置。

      推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要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让基层治理更有力度、温度和效率。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倾斜,建立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成为重庆城市治理得到市民群众拥护支持的重要保障。基层治理现代化,需激发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活力,注重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同时,需用绣花功夫推进治理的精准化,听需于民、问计于民,政策和措施出台前多征询、考量各方意见,统筹兼顾“最大公约数”。

      以人文关怀、城市精神润物化人,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是超大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凝心聚力、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有效途径。重庆两江新区推动各街道建设“社区学院”,用兴趣凝聚人心,让八方人才集聚一堂,让“老重庆”和“新重庆”找到共同归属感,形成基层治理的团结集体,巩固了城市发展的和谐秩序。在超大城市治理进程中,需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创新,将文化纳入城市治理的目标体系,追求城市的文明和谐、价值认同,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本报记者彭景晖、殷泽昊、张国圣、李宏、黄汉鑫,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佑静、卢旭东、夏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