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24日 星期三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79】青岛:打出数字化转型组合拳

    作者:本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24日 01版)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79】

      8年前,山东青岛前丰制帽的生产车间有上千人,工人们能把缝纫机踩得冒烟。到年底一算账:年产帽子800万顶,一顶却挣不到1毛钱。

      如今,还是这个生产车间,一排排机械手臂在生产线上闪展腾挪,只有十几位工人在“巡逻”。年底再算账:年产帽子2000万顶,产值4.1亿元,利润增长了十几倍!

      从手工作坊到智能工厂,是青岛这些年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缩影。

      “青岛是传统工业大市,中小企业发展蓬勃。”青岛市发改委主任卞成告诉记者,“但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它们面临存量大、起点低、不均衡等诸多硬伤。”

      “投入肉眼可见,回报却看不见”“设备太老,啥数据都没有”……调查显示,面对转型,投入成本高、见效周期长、技术和人才缺失,导致中小企业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

      怎么办?一场数字化转型突围战就此拉开。

      钱不够,是中小企业不想转的最大堵点。政府的财政资金有限,如何用小成本撬动大局面?青岛实施了数字化转型“义诊”。

      “针对不同行业,我们建起一批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就像‘专科医院’,为有转型需求的企业提供‘义诊’,帮助中小企业以零成本或低成本找到‘药方’。”青岛市发改委动能推进处处长李娟说。

      “企业效益一直不错,其实我们并不太想转,但‘义诊’结果打动了我们。”青岛一家包装公司的负责人周磊告诉记者,数字化转型前,一款手工调制的蓝色总是印不好,损耗巨大。“转型后,生产流程数字化,色彩稳定性高,现在,国际一线品牌都上门来合作。”

      青岛设立数字化转型财政补助资金,按规定给予最高140万元的“义诊”补助。目前,青岛已认定赋能中心20家,涉及20多个领域,为3000余家本地企业提供诊断咨询服务,拨付2022年度补助资金800多万元。

      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解决不会转的问题?青岛建设数字化转型产品库,让企业既可以私人定制,也可以按图索骥。

      “以前是人找料,找物料靠仓库管理员,耗时耗力;现在是料找人,在电脑上点一点,自动引导系统就把物料送过来了。”青岛一家电气公司生产部长王际春告诉记者,在青岛流程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指导下,企业的数字化水平由2019年的8%提升到目前的70%,这个传统企业,如今已成长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中小企业的转型,不能照抄照搬大型企业转型路径,需要量身定制。为此,青岛市组织赋能中心遴选出一批“小快轻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产品库,企业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赋能中心不断迭代,供给服务已从单个企业延伸到整个产业链。”李娟拿着方案介绍,“青岛20家赋能中心已累计形成107个行业解决方案(标准产品),其中一些可直接复制的‘青岛经验’推广到了全国,惠及青岛以外3200余家企业。”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因为硬件和管理落后,一些中小企业存在基层阻滞现象,导致企业不敢转。针对这类企业,青岛的做法是聚人才、建生态。

      “不敢转多半是因为企业专业人才匮乏,感觉转型周期过于漫长,从而丧失发展机遇。”李娟分析。

      青岛印刷行业数字化转型很典型:一线员工对新工序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如何解决?赋能中心推出线上培训,针对不同工序、工艺分类辅导,员工用碎片时间就完成学习,基层阻滞由此变成一线动力。

      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青岛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喜人——2023年,青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21%,核心产业规模占山东总量的近30%。

      (本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