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进行时④】
【记者调查】
论文发表周期长,研究成果短期产出难,试错机会有限……种种因素,让许多博士研究生在求学治学路上犯了难。而片面强调论文发表的评价模式,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种传统评价模式忽视了学术评价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致使不少学生盲目追求论文发表速度,却牺牲了论文质量以及自身的综合研究能力提升。
为改变这一局面,近年来,北京大学探索建立了学术创新成果综合评价机制。为此,记者走进北大调研。
以过程评价缓解毕业压力
发表足够数量的论文才能顺利毕业,这是当前研究生完成学业的普遍要求。对此,北大数学科学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焦宇翔却有另一番经历和体悟:“我们学院并不以发论文的数量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是更关注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深度。这种评价机制减轻了我的学业压力,因为我知道,只要研究工作有价值,即使最终并未发表论文,我依然可以顺利毕业。”
“做研究可能几个月都没有新产出,这很常见。”北大智能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张博航告诉记者:“量化评价的取消,让我们有了更多试错机会。”张博航最初选择的研究选题遇到困难,因为不再担心“发论文”的时间要求,他及时更换了研究选题。现在,他关于图神经网络领域表达能力的研究进展顺利,相关成果获得机器学习国际会议ICLR2023年杰出论文奖。
2012年起,北大逐步改革博士研究生学术水平评价方式,诸多院系陆续取消了对论文发表的硬性要求,建设实验系统、建立理论模型、获得发明专利、写作学年论文等,都成为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博士研究生培养标准的降低。北大研究生院副院长肖云峰介绍,学校开展博士生年度审核,考查学生每一学年的创新成果,考查内容包括参加学术会议、课题研究、专著撰写等多个方面。此举既可以鼓励学生潜心治学、攻坚克难,也提示他们合理规划好每一学年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这表明评价从目标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有助于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
以提高学术质量、激发研究潜力为目标
自攻读硕士学位起,北大中文系博士后、2019级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生高树伟就开始探究《永乐大典》流传、编纂、体例、辑佚等基础问题。经过数年积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历史研究》《文史》等权威期刊,毕业论文被评为2023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系里不鼓励学生着急发表论文,文科领域隐形的工作量较大,思考一个问题需花很长时间,最好在想法比较系统完整后再落笔。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持续阅读、长时间思考。”得益于学校和院系的支持,高树伟有了充足时间专注于研究。
不将发表论文作为唯一标准,并不等于论文不再重要。肖云峰表示,改革评价体系是为了给学生充分的研究空间,以厚基础为导向,培养更具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并催生更为卓越和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可以沉淀下来,实现更大突破。”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2024届博士毕业生冯禹昊感触颇深,“毕业压力的缓解并没有使我松懈,反而让我更加专注地投入科研中。”在读期间,他在专业领域持续深耕,最终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ence发表论文,填补了国家尺度森林碳收支模式研究的空白。
“过去的评价体系可能会固化、限制学生的研究方向。现在,我们更敢于去挑战高难度课题。”焦宇翔说。
以综合评价机制引领学术成长
工作坊是以专题研讨、教授指导、学术讲座为主的学术活动,北大经济学院已将参加该活动列入评价体系中。该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卢国军介绍,学院规定博士研究生每学年需参与20次以上工作坊活动。“我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与学者面对面交流,获取宝贵的指导建议。”在校期间,他的学术成果陆续发表于国内顶尖期刊。
“学院鼓励博士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这推动了我们与国内外学术同行间的交流合作,帮助我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思路和实验设计。”北大口腔医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蔡鑫嘉表示。经过近三年潜心研究,蔡鑫嘉建立了首个精准评估口腔白斑癌变风险的CNAscore模型。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鹏介绍,实行综合评价机制以来,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获得专利和科研奖励等数量均有显著增长。“综合评价机制不仅有效推进了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更激发了研究生的创新潜能,为培养拔尖创新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晋浩天 本报通讯员 李 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