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1日 星期四

    南京理工大学钱学森学院:践行“大成智慧”教育思想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作者:张 琨 张 军 王 涛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1日 12版)

      南京理工大学钱学森学院是全国第二家、江苏省第一家以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冠名的荣誉学院。学院作为南京理工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区和示范区,践行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秉持“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家国情怀浓厚、创新能力卓越、国际视野宽广,能解决大型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科学家后备人才。

    深耕新模式落地 在探索人才自主培养范式上发力

      学院以“加强科学指导,强化实践创新,提升综合素质”为理念,立足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点,持续修订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个性化培养;创建“1+2+3”全程导师制,通过“助力启航、前沿导航、专业护航、科研领航”,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发展;通过“拓展学院平台、利用学校平台、依托政府平台”,建成稳定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构建“学分课程+科研实践+联合培养”的多元立体国际交流合作体系。自2022年起,为培养解决“卡脖子”问题、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首次设立“鼎新创新人才班”,以两院院士为导师,采用跨学科融合的本博贯通培养模式,开展 “厚基础,重交叉,强实践,促贯通”的教育。

    深耕价值观塑造 在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上发力

      学院高度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设“大成书院”,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第二课堂”,促进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构建一体化的开放平台和一站式的自主管理机制,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育人环境。开设劳动教育实践,将劳动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建立稳定的劳动教育基地,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劳动实践,“协作促融合,耕作砺心智”农业生产劳动实践项目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特等奖,劳动教育改革全国领先。以钱学森精神赋能思政育人,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和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特色思政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选课;定期组织学生到钱学森图书馆、航天大院大所、卫星发射基地见习实践,体会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组建钱学森话剧团,学生自编自演话剧《旭日东升起,游子盼归国》,获南京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

    深耕数智化赋能 在健全培养保障体系上发力

      学院针对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中出现的选课冲突性高、上课分散度高、学情掌握难度大等问题,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管理“数智化”路径,自主研发个性化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系统,从学生入学状态信息、个性化培养方案分析、培养方案执行监测、学期成绩分析、科创成果维护等方面,多维度、全过程、实时把握学生成长学情。省级重点课题“大数据赋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不断推进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健全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培养了一批学术志向坚定、自主创新潜力突出的学生,每年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和科技竞赛奖励人次超50%,在国际权威期刊或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银奖、“挑战杯”全国特等奖等。2014级材料方向专业学生陈嘉伟毕业之后留校攻读博士学位,至今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20篇,其中2篇入选ESI热点论文,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近5年,学院约80%的学生进入国内外著名大学深造,其中90%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近6%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毕业生主动到国防行业就业占比超过1/3,学院已成为高层次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输送基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得到了高教界同行专家的高度肯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吸引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专家来访交流120余人次。

      (张 琨 张 军 王 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