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贵州各地降雨量普遍超过常年同期水平,干部群众闻“汛”而动,发挥技防功能、落实人防责任,目前,全省防汛抗洪形势总体平稳。
“多亏村里及时喊我们转移,不然真要糟了!”望着滑坡压垮的山墙,贵州省从江县西江镇小丑村村民彭老同依然心有余悸。
“6月18日早晨下起了暴雨,村干部全员上岗巡查。10点刚过,我们发现彭老同等3户房屋的后墙存在风险,就马上入户组织转移,10点40分已将全部7人疏散到安全区域并妥善安置。12点10分灾害发生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小丑村第一书记沈海森说。
6月24日,连日降雨造成施秉县部分路段发生山体滑坡、树木倾倒、电线杆倒塌等险情,民兵队伍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现场约3公里长的主干道树木截断,车辆无法通行,救援队伍立即分工行动,在雨中清除了障碍物。
“民兵出手,我们回家!”脱困群众纷纷点赞。
据了解,贵州各地各部门提早进入防汛状态:六盘水市年初就开始落实120座水库水电站、383座山塘“三个责任人”(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坝值守责任人)和184处山洪灾害危险区“三个负责人”(行政负责人、监测负责人、转移负责人),明确各责任人工作职责,层层压实责任;黔南州4月份就修订完善了全州重点防洪区域布控“一张图”,解决了防洪风险底数不清、措施不明等问题,“一张图”成为州、县防汛部门“作战图”;贵州省气象局发挥大数据产业优势,建成全国产化气象高性能算力,实现了1公里智能网格预报。
入汛后,应急、水务、气象等部门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电话“叫应”强降雨区域有关责任人,提醒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截至目前,六盘水市已发送山洪预警短信4.5万余条,“叫应”900余人次。黔南州8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提前组织1263名受洪涝灾害威胁群众转移避险,未出现人员伤亡。
(本报记者 吕 慎 陈冠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