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高招季,又一批学子在人生规划、职业选择的蓝图前思考未来。学医,或许将成为你的选项。
希波克拉底说,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学医,敬畏生命是前提。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始终是医者最大的荣耀。
当你填报医学专业的志愿时,你是否受到这份职业荣光的感召,想象过自己穿上白大褂的样子?你是否了解学医需要具备哪些品质,明白成为医者需要历经几多辛苦?
来看看医学是什么,医生怎样工作——
医学,是对人类痛苦的回应,是为人类生命健康作出贡献的高尚事业。医学的神圣使命是坚守“生命至上”的理念,守护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从诞生之日起,医学就不是单纯的技术,更多的是对患者的安慰和关怀。
医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技术发展史一再证明,无论多么高端的科技,放在未来都可能是不甚先进的。从传统医学到现代医学,技术不断更迭,但始终不变的是——医学即人学,是与每个具体的人紧密相关的事业。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尽管医学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医生能做到的还只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关心,总是去安慰”。
正如此,医生不仅要发展和应用先进诊疗技术,还不能忘记时时去“关心和安慰”病人。因为医生看的不只是病,更是病人。患者从医生这里获取的,既有治病的技术,更有疗愈的释然。处方签上的殚精竭虑,无影灯下的全神贯注,正是医生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坚守。
医者仁心,用善良和关爱温暖病人
践行医学使命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具备许多品质,但最重要、最朴素的莫过于善良。“大慈恻隐之心”,行医先要“正其心术”。林巧稚医生就把一生奉献给了医学事业,半个多世纪里,她以崇高的品格和高超的医术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造福了亿万妇女儿童。
医生的善良,不仅表现在对疾病的治疗,更有对病人的关怀和照护。医学的发展紧密伴随科技的创新与进步,但医学技术进步呼唤医学人文精神,医学的温度不应被仪器设备所阻碍,医生的温情也不该被化验指标所限制。
医生的善良,应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情感。善人者,人亦善之。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丁文祥教授是我国小儿心脏外科的知名专家,年过90岁还是一名“上班族”,坚持每周看门诊。考虑到外地患儿来上海就医的不便,他经常会把坐诊时间延长到下午两三点。丁教授说:“帮助他们当天做完检查、看完报告,这样他们可以省下一天住宿费,当天回家。”
善良,也是医生前进的动力。医学生成为医生后,几乎每天都要目睹生死,经历医德伦理的考验,面对种种复杂的环境。唯有善良才能将那些影响治病救人的杂念排除掉,用善心、爱心、仁心去帮助每一个病人。
善良,更是一种坚定的自信。如果守不住一颗善良的心、为病人着想的心,很容易钻到钱眼里。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做手术时给病人用了一种比较贵的止血针。我发现后,问他为什么要用,他说担心血止不住。我说,如果这位患者来自农村,家境一般,可能一头牛就被你“用”掉了,行医万万不能不考虑患者实际情况。
所以,在手术时为病人选择什么材料,术后用什么药,很能反映一个医生的良心。要知道,医生面对的是真实的个体,医者仁心是用来温暖冰冷手术刀的。“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只有将善良品质融入医学技术的进步,才能驾驭医学科学发展的方向。
人命关天,用广博知识和精湛技术治病救人
清楚记得,我还是年轻医生时,做手术只能凭借一把刀,后来有了内窥镜、导航内镜、手术机器人……以前做白内障手术要把眼球切开120度,后来刀口缩短到6毫米,现在仅有1.5毫米。因此,医生不能满足于简单重复的劳动,必须与时俱进。
令人感动的是,一代代交医人锐意进取,用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祛除病痛之苦,创造了诸多领先成果: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成功抢救全身烧伤面积89%的钢铁工人,打破了当时“烧伤面积超过80%无法治愈”的定论,改写了世界医学史;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团队经过8小时奋战,成功为27岁的青年工人接活完全断离的右手前臂,完成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手术……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医学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和扩展。医生该如何攀登科技高峰?我认为应做好三个方面:
一是善于通过临床实践发现问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目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夺去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大胆求索、刻苦钻研,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该病的5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7%以上。所以,必须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重视基础研究,提高临床技能,解决医学难题。须知,医生的科研工作就是凝练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验,解决难题,提高水平。
二是善于通过学科交叉解决问题。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临床诊疗的全过程,推动着智慧医疗创新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让医学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这也要求我们的医学教育随之转变——由治疗向预防、康养延展,突出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健康”理念,培养更多有全球思维、有“全健康”理念的医学人才。
三是善于通过成果转化服务人民。对于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而言,真正为百姓解除病痛、提升生活质量是最终目标。“人民科学家”顾方舟教授毕生从事脊髓灰质炎防治工作,创造性研制了糖丸版的中国疫苗,使千万中国孩子免于致残,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糖丸爷爷”。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诊疗技术,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策略用于疾病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形成从基础科学、转化医学到临床验证的完整体系和转化路径。
当立大志,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医生在诊桌前的紧张忙碌,半天劳累却连一口水都不敢喝,为的就是尽量节省诊室外患者排队等待的时间;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医生一路狂奔冲向抢救室的身影,无论电话铃响起时身处何地,医护人员都毫不犹豫地奔向自己的岗位,为的就是给病床上的生命抢回一分一秒;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医生躺在走廊地板上入睡时的疲惫,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的手术下来汗流浃背,为的就是能让更多患者带着健康和笑容安心回家……
“做医生不容易”,不再是医生自己发出的喟叹,当人们真正感受到医生甘于奉献的职业品格时,“不容易”的感慨已转化成社会各界对医生群体的认同和敬重。与之相呼应的是,高招季,临床医学专业再上报考热度榜。
这里,我想告诉有志于医学事业的同学,惟有心怀奉献者,方能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竭尽所能地拯救病人!
于医生而言,奉献是一种理想、一种力量,是不求回报地倾情付出,是成就梦想的价值追求。奉献精神是医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基石。依然记得,邱蔚六院士“以身试针”,体会病人在针刺麻醉中“咬咬牙”“忍一忍”到底是什么滋味,从医60余年,创建了“中国式”的口腔颌面外科,拯救了难以计数的患者;曾溢滔院士组织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血红蛋白病普查,发现了8种世界新型血红蛋白变种,研究成果世人瞩目;贾伟平院士致力于糖尿病精准诊疗、预警筛查等研究,首次发现了中国人Ⅱ型糖尿病新易感基因,显著提升了我国糖尿病的科学预防水平。
今天的医学,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扩展,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再谈奉献?我认为,应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当你步入神圣的医学殿堂,志愿献身医学、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应是矢志不渝的追求。从医当立大志,做就做勇立医学科学前沿的研究,做就做勇担攻克医学难题的人。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作为医学科学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医生不仅要在医学专业岗位上发挥作用,也要在健康教育、科技创新、医学转化等各条战线不懈努力,在奉献中成长,在成长中奉献,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作者:范先群,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