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李德仁:

    为国家创新到老

    作者:本报记者 李春剑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5日 07版)

        李德仁 新华社发

        5月13日,李德仁在武汉大学的办公室里。 新华社发

      李德仁,1939年12月生于江苏泰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测绘遥感学家,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开创者之一。40年来,他致力于我国遥感对地观测水平的提升,持续开展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创新,创立了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推进了我国测绘遥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从遥感大国迈向遥感强国作出了杰出贡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创新团队奖1项、二等奖5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科研工作者最先考虑的,应该是国家在一个领域是否被‘卡脖子’,是否具有优势,是否急需应用成果。为国家解决重大问题、作出贡献,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李德仁

      面容慈祥、手掌温厚、言语不疾不徐,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李德仁如同亲切的邻家长者,脸上始终挂着笑,让人如沐春风。尽管已85岁高龄,这位遥感测绘领域的战略科学家依然奋力耕耘在科研、教学一线。

      “测绘遥感是一项强国、富国、利民的事业,对它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在李德仁看来,衰老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为国家创新到老,是我毕生不变的追求!”

      谈及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老人平静而谦逊:“这是对整个学科、整个行业的鞭策与鼓励。我们有信心把这份工作越做越好!”

      抬起头,探索宇宙的奥妙;低下头,追问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发展测绘遥感科学的征途上,李德仁带领团队,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答卷!

    “测绘,是国家建设的尖兵”

      “爱我中华,兴我家邦”,这是曾祖父留给后辈家训的第一句,也是影响李德仁一生最深刻的一句。

      1985年,李德仁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完成博士学业。面对国外多家高校与科研机构抛出的橄榄枝,已在业内小有名气的他,毅然放弃高薪邀约,在答辩结束后立刻回到祖国,走上了母校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后并入武汉大学)的讲台。

      “‘俯首甘为孺子牛’,你是一头‘牛’,吃着祖国的草成长,现在是时候为国家‘挤奶’了。”妻子朱宜萱在给丈夫的信中这样写道。

      然而,当时中国的测绘遥感现状让李德仁产生了深深的焦虑。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科研水平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起步晚、技术落后、人才少、元器件依赖进口……

      “测绘,是国家建设的尖兵。要用国产的数据,用中国人的方法解决卫星遥感应用问题。”回国后的李德仁带领团队坚持开展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向一个又一个难题发起挑战。

      如何减少测绘工作的野外工作量?这是李德仁面临的诸多难题中,他最重视的一个。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与周边国家进行边界划界谈判,需要1:50000比例尺的地图。由于历史原因,边界地区遗留了大量地雷,靠人力完成野外实地测量工作,必定会危险重重。

      要是把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器安到飞机上呢?但是,如何保证飞机在高动态照相时不丢失GNSS信号是个“老大难”问题。李德仁带领团队开展攻关,成功突破惯导与传感器集成的时间同步与精确标定等关键技术,研发出3S集成的航空遥感与低空无人机遥感数据获取与实时处理系统。测绘遥感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时间缩短了20~30倍。

      “中国人第一次通过机载GNSS系统减少了人工野外工作,这也是一次追赶国际航空测量水平的奋斗历程!”回忆过往,李德仁不住地感慨。

      在李德仁的办公室,一幅“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三维晕渲地形图”,在正对办公桌的墙上挂了十几年,这背后是一位科学家难以释怀的内疚与心痛。

      “如果当时有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就好了。”李德仁说,“在汶川上空‘扫一下’,就能快速掌握当地情况。”

      震后,李德仁带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迅速赶赴汶川。在处置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时,他们利用航空遥感获取详细数据,并上报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了科学依据。

      心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所需。2010年,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高分专项”)正式启动。李德仁亲自带领团队开展高精度数据处理技术攻关。经过10年的建设,高分专项已实现我国遥感卫星系统的自主可控。

    要读书、思索、实践,不停歇地创新

      “聪明且勤奋”,这是朱宜萱在大学时对李德仁的第一印象。

      大学时代的李德仁,是图书馆的常客。不但把馆内专业文献翻了个遍,他还“大胆”地揪出苏联教科书中的错误,并把心得文章送到我国航测与遥感学科奠基人王之卓教授的案头。

      看到文章的王之卓倍感兴奋,在文稿上写下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在王之卓家中,师徒二人沉浸在学术交流中,总是忘记时间。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39岁的李德仁再次回到恩师王之卓身边,攻读研究生。随后,他拿到珍贵的留学资格,投身到国际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阿克曼教授门下攻读博士。

      “阿克曼教授给了我一个航空测量领域世界性的难题。”李德仁说,“解决这个难题使我终身受益。”

      “航空测量数据量十分庞大,如何区分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一直困扰着测量学界的科研人员。”李德仁以此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课题。

      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李德仁便攻克了这一难题。在斯图加特大学,他1分+5星的答辩成绩至今无人超过。阿克曼高度评价:“我为此文而激动!”

      要读书,且勤于思考,不停歇地创新——这既是李德仁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年轻人的期许。“创新不是完成一篇小论文,它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这个过程需要反复,成功取决于我们能否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

      近年来,李德仁提出要加快建设“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的“东方慧眼”智能遥感卫星星座。预计到2030年,“东方慧眼”可在轨200多颗卫星,实现0.3~0.5米分辨率的全球观测,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智能、实时的遥感信息服务。

    “我人生的最大乐趣是成为一名教师”

      6位院士为武汉大学测绘遥感本科生同上一门基础课,李德仁与武汉大学的测绘领域同行已经坚持了20多年。

      在他们的带领下,武汉大学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办学层次和办学体系最完整的测绘遥感学科群,形成了国际知名的遥感对地观测领域高水平创新团队,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学科已经连续7年排名世界第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李德仁说:“要想解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资源、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首先要有地图。懂得测绘遥感学科的高度,学生有了理想,也会更加认真地学习。”

      在李德仁看来,世界科技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对他而言,培养更多创新人才,让测绘科学后继有人,是永恒的课题。

      “我人生的最大乐趣是成为一名教师。看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有了创造价值和取得成果的机会,我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10余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多人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校教授……提起学生们的成绩,李德仁无比欣慰。

      在王之卓80岁时,李德仁和同门为恩师举办了一次学术思想研讨会。李德仁清晰记得,老师走上台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学术思想,就是不断地向我的学生学习”。

      “青年人要准备好,做一个能完成国家交付的重大任务的人!”李德仁充满期待!

      (本报记者 李春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