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呼和浩特:“减缓与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良策

    讲述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素军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1日 07版)

      【一线讲述】 

      呼和浩特市气候特点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簸箕形状,水资源短缺。城市功能布局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呼和浩特市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

      为此,我们秉承“减缓与适应并重”的理念,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路径和模式,主动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水平,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早在2019年,在实施呼和浩特市地铁1号线站点道路恢复提升工程时,相关部门在设计上已经融入了海绵城市的理念。我们在乌兰夫纪念馆、新华广场、内蒙古展览馆、乌兰恰特等地铁站附近的道路上,铺设应用透水材料。雨水降下来后,可以像落在泥土上一样往下渗透,解决了水泥硬化路面难以渗水的问题。

      不论天气如何,青城的路面都能够保持整洁美丽,与周边绿化带交相辉映,为过往行人营造了宜人的视觉景观。这都得益于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和精湛的施工工艺。

      城市中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也有一些房子在慢慢老去,成了大家口中的老旧小区。雨污混流、路面破损、外墙脱落等成为城市在应对极端天气时的隐患。2023年,呼和浩特市309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面貌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也在增强。

      呼和浩特市将高质量开展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最大限度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提高城市韧性,更好应对气候变化。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尚文超、王晓樱、王冰雅、宋喜群、高平、王潇、陈冠合、吕慎 本报通讯员 金永成、李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