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光明日报】
李学勤(1933—2019)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在中国古代史、甲骨学、青铜器与金文、简帛学、学术史、国际汉学等领域都取得丰硕成果。在我的记忆中,他一直是《光明日报》的忠实读者。每次去拜访,我们总能在他家的茶几上看到《光明日报》等刊物。先生告诉我们,他每天都会阅读报纸,《光明日报》是他必读的报刊之一。如果某些文章比较重要,他还会专门告诉我们,提醒我们阅读学习。
李学勤也是《光明日报》的重要作者。根据统计,从1956年9月12日发表《谈殷周时代的龙凤》起,李学勤在《光明日报》共发表文章40多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曾国之谜》(1978年10月4日)提出曾国很可能就是文献里的随国,并列举考古、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证据;《西周金文中的土地转让》(1983年11月30日)以青铜器铭文论述了西周中晚期土地转让的史实,指出从土地转让中进行履查地界、制定契券并按照货币计算价格和一定的法律程序来看,传统上关于西周时期“田里不鬻”的认识恐非事实;《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2011年9月8日)根据清华简《系年》的记载,指出秦人本为东方的商奄之民,后来因为参与周初的三监之乱,被周成王强行迁到甘肃省甘谷县的朱圉山一带,从而理清了秦人究竟是来源于东方还是西方的千古难题……这些文章语言生动,见解深邃,结论科学,早已成为学术史上的名篇,为学者们津津乐道。
李学勤一直支持光明日报的发展。2006年1月10日,《光明日报》推出第一期《国学》版,开始编辑年鉴性的《年度国学》等活动。《国学》版的创办,是光明日报坚持正确导向、进一步突出特色的创新之举。《国学》版不仅客观反映“国学热”,及时报道“国学热”,还全方位观察“国学热”,刊发国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这些文章既有对过去的回顾,有对当下的深思,也有对未来的预测。《国学》版既是“国学热”的产物,也是“国学热”的记录,更是实际参与到“国学热”中的“剧中人”。
李学勤对《国学》版的设立十分重视,视其为“国学热”兴起的标志(《中国学术的源起——兼谈孔子之“集大成”》,2008年6月30日)。在《国学》版创刊五周年之际,他专门撰文,表达了对版面的衷心祝贺,对版面未来的殷切期望。他充分肯定了《国学》版在“国学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希望《国学》版继续发扬学术专版的特有风格,多发表短小精当的研究讨论文字,进一步推进当代国学建设。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即被命名为“清华简”,并成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受到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李学勤是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全面负责清华简的保护、整理与研究工作。为了尽快让学术界了解清华简的有关情况,2008年12月1日,李学勤在《国学》版发表《初识清华简》一文,介绍清华简入藏、保护、整理的有关情况,把清华简与西汉的孔壁中书、西晋的汲冢竹书加以比较,突出清华简的特色与学术价值。随着整理工作持续进行,2009年4月,清华简研究保护团队整理出清华简《保训》篇,李学勤希望尽早把有关情况介绍给社会各界,对此《国学》版予以了积极回应。2009年4月13日,《国学》版开辟《解读清华简》栏目,刊登李学勤的《周文王遗言》和赵平安的《〈保训〉的性质和结构》两篇文章。此后,《国学》版在这个栏目中陆续刊登清华简的有关文章,一时之间成了清华简研究和讨论的最前沿阵地,诸多学者纷纷撰文,阐述对清华简的认识和研究成果。这些讨论极大地推进了清华简的研究,也使《光明日报》的《国学》版成为当时文史学界关注的焦点。
2019年2月24日,李学勤因病在京去世,《光明日报》于翌日发表讣告和追思文章《一生追索历史,他把自己也写进了历史——缅怀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对李学勤逝世表示哀悼,对他在学术研究方法、态度、成果与学生培养等方面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之后又陆续发表了首都师范大学刘乐贤教授的《重估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李学勤先生与简帛学》、笔者的《名副其实的“学勤”先生——写给李学勤先生的信》、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的《李学勤先生对秦史与秦文化研究的贡献》等文章,表达对李学勤的怀念,阐发他在简帛学、秦史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贡献和重要地位。
李学勤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与光明日报建立了密切关系,他非常关心光明日报的建设与发展。他与光明日报的良好互动,是中国学术研究与文化发展的一段佳话。
(作者:刘国忠,系清华大学教授,本报记者刘剑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