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己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光明日报》教育周刊日前推出的“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寻良策”系列报道,令笔者深感共鸣。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青年学生个人成长成才,更关乎国家的发展与未来。笔者认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青年学生共同努力。
要引导高校毕业生乐于在重点行业领域中实现人生价值。高校应主动对接各级各类毕业生定向推荐和人才引进项目,特别是要加强国家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要领域人才供需对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服务国家战略的机会;要积极引导毕业生把个体的“小我”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大我”之中,把家国情怀转化为不懈奋斗的动力;要抓住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契机,引导毕业生在投身国家重大战略中追逐人生梦想,在拼搏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勇于在新兴业态中施展智慧才华。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与其相适应的产业新体系。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持续释放发展动能的同时,也打开了就业新空间、释放了就业新红利,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机遇。高校应准确把握当下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与精准就业有机联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政策解读,帮助毕业生了解新兴业态,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课程中增加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相关内容。通过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市场调研、企业需求摸底等就业服务活动,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积极引导毕业生到新兴业态领域实现精准就业。
要引导高校毕业生甘于在基层沃野上书写青春篇章。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既是稳住就业“基本盘”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补齐基层一线人才缺口的现实需求。高校要积极开展国情社情教育,推动实施志愿服务、支教实习等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去基层历练的机会,并发挥身边人的榜样作用,在更多学生心中种下投身西部、扎根农林、奉献乡村振兴的种子。要通过广泛收集、挖掘地方政策性岗位信息,鼓励毕业生积极参加“西部计划”“特岗计划”“三支一扶”“城乡社区专项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毕业生关注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地方基层项目。加大征兵工作宣传力度,积极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投身国防,到军营中建功立业。要通过宣传教育、激励保障等措施,打通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堵点,推动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绽放青春的力量。
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中小微企业是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科技创新、助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到中小微企业发挥所学所长、获得快速成长,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作者:张小锋 文之峰,分别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