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立足中国田野 研究中国实际 发展中国理论

    ——来自“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的声音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02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2日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共同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对于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很有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李文堂认为,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文化发展道路上避不开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论述为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巩固文化主体性提供了思想指导,充分展现了自信自立、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化生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赓续中华文脉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认为,只有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与当代实践,才能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思想内涵,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共同塑造了其整体特征,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常委李国强认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内在要求、必由之路,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始院长、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认为,现代化意味着社会的全方位变化,也意味着人的思想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文明大融合,其规模之巨大、内容之深刻是前所未有的。

      历经千年、具有独特魅力的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典范。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表示,敦煌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要不断推动敦煌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敦煌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历史学阐释”“‘第二个结合’的思想内涵与实践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在当天举行的5个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交流讨论。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新华社记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