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即中华诗词,包括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辞赋和散曲,是我国独特的文学形式,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并且被列为“五经”之首。从此,诗词就承载着传承文化、陶冶性情、启迪智慧的重要使命。诗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诗教”二字,本来指《诗经》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后来就演变成用诗歌来教化民众、教化青少年的一个办法。这是孔子为中华民族开创的一种诗歌教育传统,因为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的功能,从诗中还可以学会“思无邪”,就是使自己的思想纯正无偏;而且在孔子看来,“不学诗,无以言”。从孔子对诗教的高度重视开始,中国的诗教传统已经绵延了两千多年。传统的诗教是“以诗育人”“得其性情之正”,而今天的“诗教”则是使学生接续传统,培养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诗教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独特作用。中华传统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智慧。诗教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通过诗教,我们可以让青少年了解古代先贤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提升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
诗教对于智力训练,具有独特作用。诗词是高级的语言艺术作品。诗词韵律优美,辞藻富于文化积淀,表达技巧丰富而又简练,讲究“炼字”,要求“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因此读诗有助于把话说得精练、生动、有文采。诗教能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意象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无论是欣赏诗词,还是写作诗词的构思、造句、炼字都是一种智力训练过程。
诗教在审美教育中,具有独特作用。诗词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音韵美等等,是美学的集中反映。诗教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有助于人们塑造美的心灵、追求美的人生、创造美的生活。诗教在满足人的自我完善的需要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诗教的质量和水平?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围绕诗教初心,在“教育”二字上狠下功夫。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诗教工作的关键,我们需要培养一支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和扎实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第二,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诗歌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他们的诗歌作品进行教学,并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诗歌朗诵、写作、赏析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对于诗教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我们应该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诗教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价值。比如,可以通过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通过建设校园诗歌墙、诗歌角等文化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邀请知名诗人、学者来校讲学、交流等方式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
第四,加强家校合作与社会支持。诗教工作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应该加强家校合作并努力寻求社会支持,建立多样化的诗教体系。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开展家庭诗歌诵读活动、组织社区诗歌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家长和社区参与到诗教工作中来;同时还可以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诗教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保障。
学诗可以志高昂、情飞扬、人灵秀。这是对诗教本质的最重要的概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诗教在这个新的使命当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者:周文彰,系中华诗词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