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在烟火气中延续城市记忆

    讲述人:江苏南京市建邺区“南湖记忆”城市更新项目负责人 孙俊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0日 07版)

      【一线讲述】  

      位于南京建邺区南京东路的“南湖记忆”城市更新项目,是一次基于南湖历史、围绕生活空间和在地文化的城市微更新。项目将街道、建筑、临街商业、景观休闲与城市文化、城市生活相互融合,在最大程度保留该地区街巷肌理和空间功能的基础上,创新传承了南湖东路的20世纪80年代文化基因,赋予老城新的面貌和吸引力。

      作为一条有着近40年历史的烟火街巷,南湖有着绝大部分街巷都存在的问题——店铺众多、人口密集、居民活动频繁、可利用的公共空间有限。除了文化提取和特色打造,我们还要充分尊重和考虑生活、工作在这里的居民和商户,维持好生活需要与改造工程之间的平衡。如何在无法进行大范围封闭施工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对居民出行、商户经营造成的影响?我们选择了点面结合、轻度改造和分段实施的基本策略。

      在项目一期,我们选取商户相对集中的350米区域进行设计。住宅区入口、楼间空地、消防通道等小区域,都被巧妙地利用起来,打造成一个个“微型文化空间”。画在地面的“跳格子”、街角的复古乒乓球台和黑板报、嵌入围墙的“饼干博物馆”……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给人带来小惊喜。

      “南湖记忆”更新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南京,像南湖东路这样的街巷有很多,如何挖掘南湖的特色,并将其融入街巷空间,形成独特的项目文化和体验?我们翻阅了无数与南湖有关的材料、史料,与曾经的规划者、居住者等访谈对话,将落脚点锁定在“年代记忆”和“老城烟火气”,并提炼了四要素——整洁的凌乱、通俗的材料、亲近的距离、复杂的简单。我们通过设计和改造,把南湖东路的街头空间变成了可以生动感受南湖城市记忆的“生活博物馆”。

      “南湖记忆”项目一期亮相后,触动了老百姓的情感共鸣。大量市民来到这里打卡、拍照,也给商户们带来了更多生意。从被认同、被喜欢,到被分享、被支持。2022年,“南湖记忆”二期启动更新,不但延伸了特色街巷的体验,也丰富了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活服务配套,南湖咖啡厅、南湖夜市等特色场景重构并丰富了南湖东路的烟火气息。2023年夏天,“南湖记忆”三期建设启动,侧重于风貌提升与片区生活方式融合,打造文旅+非遗体验+生活服务的老城生活中心。

      烟火生活治愈人心,我相信随着“南湖记忆”更新的不断推进,将会有更多富有特色的老城生活场景和故事在南湖东路上上演和发生。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赵斌艺、严圣禾、苏雁、张国圣、李宏、高建进、冯家照 本报通讯员 杨雪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