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光明时评】持续稳固外贸回升向好态势

    作者:刘晓光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6日 02版)

      【光明时评】

      在实施高水平开放政策、出口市场多样化调整、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以及外部需求回暖等积极因素的共同支撑作用下,2024年我国外贸形势明显好转,出口和进口增速均实现大幅回升。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5.7%。其中,出口7.81万亿元,增长4.9%;进口6万亿元,增长6.8%;贸易顺差1.81万亿元,收窄0.7%。我国外贸开局有力、起势良好,为实现全年“质升量稳”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外贸提质增效,动力潜力齐释放。从出口市场结构看,随着贸易伙伴关系发展和多样化调整,2024年我国对主要市场的出口形势明显改善,多元化国际市场布局深化。其中,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2.18万亿元,增长8.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8%。对东盟出口1.32万亿元,增长10%;自东盟进口8621.8亿元,增长6.1%。按美元计价,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3069.4亿美元,增长4.8%。其中,出口1855.6亿美元,增长6.3%;进口1213.8亿美元,增长2.6%。在美国进口需求回升的背景下,我国对美国出口也显著好转。对美国出口增长2.4%,自美国进口下降2.5%;对美贸易顺差6924.1亿元,扩大5.4%。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6.54万亿元,增长6.4%。可以看出,近期以来我国稳定改善主要贸易伙伴关系的政策举措初见成效,同时,我国积极进行出口市场多样化调整的努力,也为出口稳定提供了强大韧性。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外贸新动能加速释放。随着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机电产品主导特征明显,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保持强劲增长。1至4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4.62万亿元,增长6.9%,占出口总值的59.2%,在我国出口商品中保持主导地位。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额4349.2亿元,同比增长9.7%;集成电路出口额3552.4亿元,同比增长23.5%;汽车出口额2548.5亿元,同比增长24.9%。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实现较快增长。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32万亿元,增长6.9%。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3236.3亿元,增长3.3%;纺织品3145.9亿元,增长4.6%;塑料制品2460.2亿元,增长11.8%。

      从外部需求看,2024年全球经济表现总体好于预期,有望实现软着陆,对我国最终商品的需求以及引致的东盟、南美等对我国中间品的需求企稳回升。随着欧美高通胀得到有效控制,2024年欧盟主要央行将根据其经济增长和就业情况,从过去两年的紧缩周期转入宽松周期,从而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欧美央行逐步向宽松周期过渡,有助于避免全球消费和投资急剧放缓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外需稳定,促进出口增长。在经贸关系改善的情况下,欧美有可能通过增加对我国一般商品进口的方式,完成其控通胀目标的“最后一公里”,以尽快释放其货币政策空间。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外贸形势改善将对短期经济增长产生强劲的拉动作用,也将有助于稳就业等相关目标的达成。按照目前走势,从经济循环流量角度看,贸易流量(即进出口总值)的增速回升,对保持市场主体活力和提振预期有望产生积极作用;从增长核算角度看,贸易顺差(即净出口)增速的企稳回升,拉动了经济增速提升。

      展望未来,在外需回暖、外贸政策优化、出口市场多元化等有利因素的支撑下,自去年年底以来所形成的我国外贸企稳回升态势有望进一步延续,2024年全年出口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仍存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使得外需波动加大,也导致我国出口的月度数据表现呈现一定的波动特征,进出口市场依然处于激烈的适应调整阶段,但外贸形势企稳向好的总体态势和发展趋势已经形成。我国外贸展现超强的韧劲和潜力,对此应该保持信心,免受短期波动的干扰。下阶段随着我国外贸保稳提质政策不断出台,国际合作协议持续释放外贸红利,叠加低基数效应的拉升作用,我国出口增长总体有支撑。而随着外贸发展向好态势更加稳固,我国经济增长目标和稳就业目标也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晓光,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