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机器换人” 服务农耕全流程

    讲述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 苗全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5日 07版)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苗全(左)在田间查看播种情况。周存笑摄/光明图片

      【一线讲述】

      春耕接近尾声,看着最新一代的耕播一体机在黑土地上并驾齐驱,我对今年的收获满怀期待。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琢磨农业生产“机器换人”,提高农民“耕种管收”效率。2010年前后,我和一批志同道合的科技人员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免耕播种机。随着免耕播种机的推广普及,播种效率大大提高。原来靠人力耕种的时候,一垧地要六七个人用马犁杖干一天,现在用最小型的两行免耕播种机,一个人驾驶,两个人配合加种子和化肥,一天就能种10来垧地,劳动效率提高了几十倍。不仅如此,耕地质量也大幅提高。

      此外,我们还将“耕”加入到“播”的环节中来,实现了“耕”“播”一体化。今年,耕播一体机一次作业可以完成秸秆处理、深松条耕整地、化肥深施、精量播种、铺设滴灌带等工序。

      随着“机器换人”的深度推进,农业生产逐渐实现了耕、种、管、收全流程机械化。在田间管理阶段,原本要靠人背着手动的喷雾器进行喷药,现在,无人机帮助我们实现了“先观察,后实施”,哪块有草、哪块有虫子,一目了然。无人机的运用助力精准农业的发展,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大幅提高了田间管理的效率。

      在收获的季节,我们研发的收割机也可以大显身手。目前,我们已经设计出适合玉米、水稻、大豆、高粱、麦子、谷子等不同作物的收割机,可以根据地块的大小和粮食的种类选择不同的机器。例如,农民利用机器可以完成玉米收穗、扒皮、脱粒等一系列工序,在地里收完,回家就能直接装入粮仓。

      目前,吉林省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90%以上。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新需求,不断对农业机械进行升级改造,让禾苗在黑土地上茁壮成长。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刘梦、苏雁、杜倩、常河、任爽、李宏、张国圣、严圣禾 本报通讯员 李梦、金永成、芦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