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2日 星期日

    一部教科书式的报告文学力作

    《山这边,山那边》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者:本报记者 陈雪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2日 04版)

        《山这边,山那边》书影 资料图片

      本报北京5月11日电(记者陈雪)5月11日,长篇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部难得的精品力作,将记者深邃的洞察力和文学家的雄浑笔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把事实和观念变成了经典文本,发出了时代之问也给出了时代答案,做到了对社会知情、对人民知心、对时代明了、对历史明道,是典范,是教科书。

      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日报社、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

      1995年至今,近30年来作者持续关注苏皖两省交界处伍员山两边的安徽下吴村和江苏洑家村,多次赴两村蹲点调研,深入观察、细致记录了两村在改革开放后你追我赶、比学赶帮超的波澜曲折的发展历程,先后发表了《山这边,山那边……》《三年再访山两边》《苏皖两个相邻山村的岁月嬗变》等多篇调研报道,在两省引起强烈反响,掀起思想解放大讨论,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风尚转变。长篇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就是在这一系列调研报道的基础上,由光明日报调研团队完成,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晓利指出,《山这边,山那边》是一部记录时代、参与时代、影响时代的重要作品,有着宏阔的历史纵深、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厚的理论思维、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突出的社会意义,是以笔墨助力改革、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有细节、有脉络、有家国、有景象、有气息、有人心!”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以“六个有”评价《山这边,山那边》。他指出,该书是以新闻手法、文学笔法写就的一部非虚构典范之作,“把中国山乡巨变写活了、写实了。作品以‘解剖麻雀’的手法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中国乡村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条纹理”。

      “新闻和文学都致力于反映现实、表现生活,由王慧敏社长带领的光明日报写作团队,不仅践行‘四力’,而且致力做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能动性和使命感,通过《山这边,山那边》一书,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境界与胸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表示,“通过推动生活、推进改革,他们的作品产生了更多辐射效应。这使得他们的写作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山这边,山那边》用现场记录的方式书写了一个时代。”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评论家胡平认为,《山这边,山那边》别具一格地拥有“双主体”——洑家村和下吴村的村民是一个主体,记者兼报告文学作家是另一个主体。两个主体在作品中相互作用、相互激发,书中很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极具启发性,也极大地推动了山两边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历时近30年的持续关注、对主题一气呵成的连贯记录、如此情节曲折的细致描写,在以往的报告文学中是很罕见的。”

      《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认为:“这部书有着教科书般的意义,可以从新闻、文学、社会学、经济学、乡村历史学、田野调查学等多角度解读,体现了作者的思想高度和高超能力,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好作品了!”

      研讨会上,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小说选刊》副主编李云雷肯定了《山这边,山那边》在记录时代、推动发展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认为它是一部展现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史诗性著作,开掘出一口新闻深井,澎湃着思想张力;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文艺报社副总编辑岳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从主题创作的路径、经验与追求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认为《山这边,山那边》是新闻记者践行“四力”的生动教材,为当下的主题创作提供了范本,找到了讲好新山乡巨变故事的路径;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任李晓东、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刘琼、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认为,《山这边,山那边》用最接地气的语言讲最火热的话题,是一部兼具思想性、人民性、文学性的作品;安徽省郎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娟认为,记者的跟踪报道及这部报告文学,为我们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更高站位、更全视角和更明晰的路径。

      本次研讨会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安徽出版集团、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安徽人民出版社承办。文艺报社副总编辑刘颋主持研讨。

      据悉,该书作者将稿费悉数捐出,在光明日报社定点帮扶县——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的罗曲村建一座“光明书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