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大观】
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颂厅中,一幅《天女散花图》引得人们驻足观赏。画中人长裙飘逸,动作优雅,点点繁花从她举起的篮中飘落。画作下方落款:乙酉二月梅兰芳。“原来梅兰芳不仅是京剧大师,还是书画大师啊!”人群中传来感叹。梅兰芳在舞台上塑造了诸多经典剧目和形象,被誉为“美的创造者”。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梅兰芳的绘画造诣精深,他在戏曲表演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书法绘画艺术有着很深的渊源。日前在北京举行的“梅兰芳主题当代美术创作作品巡展(北京站)”向人们讲述了舞台之外的另一个梅兰芳。
走进展厅,一件件珍贵的书画、文献图片,拼接出梅兰芳先生传奇的一生。展览分为“梅艺流芳”“梅姿万象”“梅韵琳琅”三个单元,以梅兰芳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研习、转化与造诣为引,串联起对梅兰芳形象与精神的美术再现。
梅兰芳认为,“中国画里那种虚与实、简与繁、疏与密的关系,和戏曲舞台的构图是有密切联系的”,“从事戏曲工作的人,钻研绘画,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变换气质,从画中去汲取养料,运用到戏曲舞台艺术中去”。
这一点,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第三代传人董圆圆有着切身的体会。她记得,自己在演完《韩玉娘》后,总会听到观众回味感叹:“韩玉娘在一架纺车前、一盏油灯下感人至深的表演太有意境了!”这部戏改编自梅派剧目《生死恨》,并沿用了其唱腔和布景。“其实这种意境美除了来自唱腔的感染力,同样来自简洁而又写意的舞台布景。这堂景正是梅大师从旧画《寒灯课子图》的意境中思考出来的,这才成就了这场戏唱腔、表演、舞美彼此吻合、共同营造的审美意蕴。”董圆圆介绍。
梅兰芳绘画的题材以花卉、山水、人物为主。此次展出的《天女散花图》《墨梅图》《观音像》《雏鸡紫藤图》等梅兰芳画作,笔触细腻、色彩丰富,柔美秀丽、清新脱俗的绘画风格正与他平和含蓄的舞台表演风格形成呼应。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认为,梅兰芳积极汲取传统绘画艺术中的养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让中国传统书画走进戏剧,让绘画艺术与表演艺术相得益彰、互相成就,也为当前文艺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深刻启示。
梅兰芳的成就在艺术,更在他深沉的家国情怀。《春消息》是梅兰芳绘于1944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一幅梅花图。根据许姬传在《忆艺术大师梅兰芳》一书中所写,在抗战胜利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梅兰芳从收音机里听到日军又大败的消息后,立即创作了一幅梅花图,题作《春消息》。画中梅树苍劲,梅花盎然,横卧而向上,预示胜利的春天即将到来,表达了梅兰芳对抗战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梅兰芳纪念馆副研究员毛忠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蓄须明志,坚决不为侵略者粉饰太平。告别舞台的梅兰芳失去收入来源,即便如此也从未动过给日本人演戏的念头,而是靠卖画为生。不仅如此,1951年,梅兰芳还曾与徐悲鸿、叶恭绰等人共同发起“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义卖所得全部捐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梅兰芳曾拜王梦白、齐白石、汤定之等名家学画,吴昌硕、陈师曾、金拱北、姚茫父、汪蔼士、陈半丁等画坛名家都曾指导过梅兰芳的绘画创作,与梅兰芳有着深厚的交谊。如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时,黄宾虹就曾到梅兰芳在北京东城旧居中的书斋缀玉轩做客。展览展出的《缀玉轩图》,正是黄宾虹专为梅兰芳所作。此次还展出了齐白石的《荷花四条屏》、徐悲鸿的《松鹤图》、张大千的《桐阴高士图》、陈半丁的《牡丹图》、吴昌硕的《墨梅图》等真迹,都曾是梅兰芳的收藏。
百年前,徐悲鸿、齐白石等艺术家、文化学者,试图用自己擅长的笔法再现梅兰芳先生艺术之美和精神气象。当下,梅兰芳艺术精神历久弥新,仍是当代美术创作者的表现对象。展览以梅兰芳的艺术及精神为主题甄选当代75位美术家的93件(套)作品,如刘俊彪《龙凤呈祥》、段昭南《洛神十二条屏》、王云亮《梅兰芳兰花指》、钱流《梅兰芳像》等,生动再现了梅兰芳的生活形象及舞台形象,为观众了解梅兰芳提供了新的视角。
今年是梅兰芳诞辰130周年,在文旅部指导下,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京剧院、梅兰芳纪念馆将联袂展开一系列持续全年的纪念活动。据介绍,作为系列活动之一,此次“梅兰芳主题当代美术创作作品巡展”北京首站开放至5月10日,此后还将赴重庆、云南昆明、江苏泰州、湖北武汉等地巡展。
(本报记者 李笑萌 本报通讯员 牛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