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近代教育家陆费逵曾在《中华书局宣言书》中提出:“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对保证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都起着基础性作用。优秀教材不仅要在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方面有较好体现,还要有一定的创新性。教材编写应与时俱进,通过不断修订保持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的有效性,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教材出版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各类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实训教材、案例教材等,数量众多,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十二五”以来出版高校教材种类超过10万,仅“十三五”期间高校教材种类就增长了4.3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学科交叉融合的加强,一些高校和出版社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学科优势的教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材体系。在呈现多样性和特色化的同时,教材种类和形态也在不断增加。除传统的纸质教材外,还有电子教材、网络教材、融媒体教材、数字教材等多种新形态教材,满足了不同学科专业、内容资源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需求。
不过,高校教材建设在数量不断增长、种类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从教材的需求和供给层面看,有三类问题需要加以重视。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供需结构不平衡。比如,公共基础课教材版本过多,低水平重复出版现象普遍,而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等紧缺学科人才培养所需教材则相对短缺,不同学科专业间教材供需存在不平衡。二是学科体系交叉不够,融通不足。目前,许多高校教材主要以单一学科为主,融通性、通识性教材的数量相对较少,存在明显的学科壁垒,缺乏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三是精品教材数量不足、自主原创水平还需提高。目前在用的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教材有近19万种,其中,基础教育类教材近1万种,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教材近8万种,高等教育类教材近10万种,但其中原创精品教材占比还不高。
当前,我国已开启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的重要任务。教材建设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为宗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上述问题,从教材内容导向和制度建设层面来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建立全国统一的教材信息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引导和决策,实现教材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减少重复出版。同时增加紧缺学科的教材供给,平衡不同学科专业间的教材供需。
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协同起来,与高校、专家作者和出版社共同开发跨学科教材,通过课程重构和教学资源优化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通过政策引导、奖项设置和资金支持,激励教育工作者和出版社创作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教材,加大对现有教材的修订和更新力度,吸收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教材的原创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构建多元共同体,推进高质量教材建设。新时代高质量教材开发建设既需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教育教学环境要求,也需要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例如,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教材建设要更加重视和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围绕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开发能够支撑基础学科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网络安全、环境科学、航天航空、海洋科学、能源科学等新兴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好教材。在加快构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则要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讲述中国故事,要更加重视扎根中国大地,体现中国特色,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进教材。
完善制度建设,深入开展教材研究。教材工作涉及面广、链条长,不仅覆盖各学段和各学科专业领域,涉及教材规划、编写、审核、出版、选用、评价、研究等各环节,更事关每个课堂、每位老师、每名学生,因此备受关注。推动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教材质量评价制度,完善教材质量管理体系。要通过高标准的教材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和评价机制建设,加强对教材的全周期、全流程和各环节质量管控。站在落实国家事权的高度,开展教材质量评价研究,从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保障等方面多元协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育人效果,教学适用性、广泛性、社会影响等维度对教材使用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周俊华,系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审)